时间:2019年3月1日(星期五)早晨8点
地点:罗湖区人民法院执行局
3月1日早上8:00,罗湖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罗湖法院”)执行局七楼708办公室,经过前一天精心的准备,李欣晏法官团队五名成员早已准备完毕,静候前方消息。
8:30分,在一线追踪被执行人的工作人员来电:“李审判长,被执行人昨晚突然离开住所,去向不明!”
“没关系,我们调整计划吧,请继续跟进被执行人行踪,一旦有情况,请第一时间告诉我,我们随时采取行动”,李法官淡淡地说道。
下午5:19分,电话铃再次响起:“李法官,被执行人出现,是否继续跟进”。
“好的,我马上到”。
下午5:50分,李法官一行五人准时达到指定地点。告知身份、通报案情、宣读处罚决定、将被执行人带离现场、到监管医院体检后送押至拘留所。晚上10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
这样的早晨或深夜抓捕计划经常会有。即便这样突然变化,需要随时应变的也司空见惯。即使是计划有变,李法官团队也不会气馁。因为回到执行局,他们手头上还有很多案件需要办理。据介绍,他们执行局法官每人每年处理400多宗案件。而在办理这些案件时,怎样对一些拒不执行的被执行人(俗称“老赖”)依法进行处罚,则是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有效的一项执行措施。因此,一旦这些人行踪出现,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 绝不能有任何的犹豫。
采访中,李欣晏团队的胡飞法官聊起了李欣晏法官今年的除夕夜故事。
2月4日,除夕,下午4:00,李欣晏驱车准备前往预定餐馆,按老家的习俗与家人抢早吃年夜饭。正在此时,电话铃响起。执行团队刘裕林法官来电:“审判长,刚刚边检同志来电。我们合议庭在年前提请边控的被执行人曾某被边控到,需要立即前往处置。我现在老家,麻烦你去一趟。”
李欣晏毫不犹豫答应:“没问题,我马上联系”。同时,掉转车头回到工作岗位。
半个小时后,一直等不到李法官的家人来电话,询问怎么还不来吃年夜饭?
“工作上有事,你们吃吧,不用等我”。
“妈妈,你一定要现在去么?,能不能吃了饭再去。”女儿怯怯地问。
“宝贝,妈妈有重要工作,会很快回来”。
在和家人简单通话后,17:30分,李欣晏团队其他成员一一到位;18:20分,顺利抵达深圳北站。一个小时后,列车准时到达某边检站。20:10分,李欣晏团队带着被执行人回到深圳北站。
法官和法警到达高铁站准备乘车。
一路上,李法官同被执行人聊起了案情始末 ,告知其不执行法律生效判决的后果。一开始,被执行人曾某情绪有一些激动,经过一再解释,才稍许宁静。原来,曾某与申请执行人谢某原是朋友,因为生意资金短缺,向谢某借了一笔资金,最后因为生意亏损,导致欠款无法偿还。2018年,谢某突然查出患有癌症,治疗经费短缺,才起诉至法院追缴欠款。这时候,曾某已经移居香港,平常很少露面,李欣晏执行团队预判今年除夕,曾某可能返乡过年。才有了上述的一幕。
李欣晏团队成功将被执行人带回,法官在回程上一直做被执行人思想工作,消除其抵触情绪,督促其及时履行义务。
21:00分,抵达深圳公安监管医院,给被执行人进行体检。监管医院给大家拿出一些饮料、饼干做晚饭吃。
22:00分,抵达罗湖区拘留所。远处灯火阑珊,除夕的喜悦被一道大门隔离,李欣晏团队给被执行人办理相关拘留手续,并继续进行心理抚慰、析理说法。在被执行人签字、捺印,收押入所过程中,被执行人曾某突然感慨说:“她要是不借钱给我,也不会有今天的事情了。”
因被执行人未履行义务,法官依法对其采取司法拘留强制措施,图为将被执行人移送拘留所执行司法拘留。
正值大年三十,监管医院为干警和被执行人提供了食品和饮料,法院干警在监管医院简单的吃了“年夜饭”。
22:40分,李欣晏团队驱车回单位,放好文书、证件,锁好门窗,下班,关闭电源、门窗。
23:00分,李欣晏驱车回家。
23:30分,到家,家里人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
已经饥肠辘辘的李欣晏闻到饺子味道禁不住感叹“嗯,真香”!
吃完年夜饭时,新年钟声响起!恰好0:00。
“这是一场很特别的年夜饭,可能多年后,还会想起这样一个大年三十。”在案件堆积成堆的办公室内,李欣晏和她的同伴们感概道。
这就是15年来在罗湖法院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的李欣晏法官和她的团队,如同全国奋战在执行一线的法官们一样,用他们的无私付出,换回申请执行人满足的微笑。
编辑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