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琼岳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公证处实习公证员
服务地点:光明区光明社区
回望2003年非典时期,当时的我还是一名稚嫩的孩童,只记得大家紧张而忙碌地蒸着白醋,喝着板蓝根,那时的我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
回望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居家隔离的我从窗户远远望去,看到的是社区一线防疫人员忙碌的背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社区一线防疫人员的付出和辛苦。由于当时的我在居家隔离,“往一线出一份力量”的想法也未能实现。
今年,深圳再次出现严峻的疫情形势,全市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得知所在社区急需大批志愿者支援时,我毅然决然地投入到抗疫志愿者队伍中,用自己的青春力量勇战疫情。
第一次参与防疫一线的工作,我的心情既紧张也有期待,提前在网上认真学习防控知识及注意事项的相关视频。3月14日早上8点,我到达指定的核酸检测集合点,发现大家早已开始忙碌。紧张的我立刻集中精神,在工作人员的指引和帮助下穿戴好防疫装备,随即与大家一同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
龚琼岳(左二)在核酸检测点。
“请大家保持好一米距离,按照地面上标记的线站好。”“请您戴好口罩。”“请您出示粤康码。”……这一句句简单的话语,我已记不清重复了多少遍。在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登记时,面对众多社区居民,我不仅要保证检测人员保持距离有序采样,还要在登记录入信息时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大规模核酸检测时间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这不仅需要细致和耐心,对体力来说也是一种挑战,而且绝不能漏掉一人,这也是对责任心的一种考验。
在这过程中,第一次穿上防护服的我很快就失去了最初的激动感。呼吸产生的气体在防护面罩上形成了一层雾气,时有时无,有时需要侧着才能看清楚居民的健康码;乳白色的手套中透着细微的汗珠,仿佛置身于蒸炉中;衣服也很快就汗湿了;呼吸不畅的声音在耳边回响。
诚然,这份志愿工作非常辛苦,但是对比早已在一线奋斗的医护人员、人民警察、党员干部等群体来说,我只是做了很小的一件事情。这也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这句话的内在涵义。
在这个抗疫的关键时刻,我加入疫情防控志愿队伍,选择逆行,积极参与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可能十分渺小,但是我相信,千千万万个志愿者的星星之火汇聚在一起,就能成为战胜疫情的光芒。
深圳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千千万万个“大白”“小蓝”组成的防护城墙,为守护这座城市奉献了自己平凡的力量。愿你我一同加油,全力以赴落实各项防控要求,同心协力,共克时艰,用自己平凡的力量,撰写出不平凡的人生。
(原标题《我的抗疫志愿者日记|龚琼岳:“用自己平凡的力量,撰写出不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