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学子如何避免成为骗子的“小肥羊”?

记者 张雪松 张会
2016-08-26 22:04
摘要

9月份大学开学季即将到来,每年新生报道时,人员流动较大,是诈骗案件的高发时期。近日,还有临沂女孩学费被骗后离世的新闻传来……

9月份大学开学季即将到来,每年新生报道时,人员流动较大,是诈骗案件的高发时期。近日,还有临沂女孩学费被骗后离世的新闻传来……

有网友提醒未经世事的学子,见到发纸片广告的、推销的、拉投资的、拉培训的、兼职的,不要轻信。有网友认为,个人信息泄露,工信部管理不到位等给骗子留下行骗的可乘之机,要严管严打。还有人说,从小学开始就要增加“防骗课程”,“社会诚信教育课程”。对此,你怎么看?

6

资料图

普及防骗知识,提高防骗意识

@人民日报:入学防骗须知:①贵重物品不要放显眼处;②个人证件不要随意外借;③警惕助学金诈骗;④入学交学费时,务必自己解决;⑤警惕以找家教等名义行骗;⑥警惕落入传销陷阱;⑦警惕“10086”积分兑换诈骗;⑧保持手机畅通;⑨不坐黑车;⑩任何来路不明的转账、汇款要求,请直接拒绝!

@小晓枝Thanatos:那些穷得连智能手机、电脑都没有的孩子,只能靠学校与书本认识世界,他们怎么学到防骗知识呢?

@章岐先森:少年,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谨防被宗教极端组织、恐怖组织蛊惑利用。

@丽颖宝贝真可爱:其实还是我们的高中教育中,缺少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和防盗防骗意识。

@快乐的小妞你不懂:我有个机智的妈妈,从小就教育我,凡是给我打电话提到钱的,一律挂掉。

@咪佳:感觉这些诈骗的人就像永远抓不完的小偷,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预防,大学生 应该有比较强的防骗意识了。

@H2SO438324:再加一条:验证码千万千万千万不要给任何打电话过来的人!

7

资料图

不贪小便宜,不怕鬼敲门,提升心理承受能力

@Hataki丶:保护好隐私很重要,把自己心态调整好更重要,万一上当了应该吸取教训而不是一味责怪埋怨,甚至想不开……

@跑坛黄子:现在部分大学生,不管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还是社会经验,都跟不上社会节奏,这不是另一种悲哀吗?

@在下春来软:一、有便宜别占(哪有那么多好事找你)。 二、除了日用品,其他啥也别借出去(借出去就回不来)。三、上锁,再上锁。

@杰克6236:大学生不看新闻,就与社会脱节了。记得不轻易转账,不贪小便宜,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就不会吃亏。

@kelly-ceng:倒卖信息的真的可恶,成天中奖、买房、贷款、炒股的电话和信息没完不了,而且你不接吧人家还坚持不懈地打,打到你接……我都接起来不听,放到一边,让他一个人说。

@赵小小小妖儿er:诈骗越来越多,这需要相关法律机关的强力打击与破案问责,需要广大市民的监督,需要每个人知如何防骗,需要社会渗入普法教育,教育机关更应渗入对学生的知法懂法教育,需要市民尤其是广大学生及青少年人群强大自身承受能力,这应是全民行动!

@山东鲁人:其实我觉得凡是陌生人在网上、电话里提到钱的,都是骗子,即便是他对你的信息比较了解。

7

资料图

整治信息泄露,给网络支付多些保障

@谢谢侬200412:又是一年开学季,希望学弟学妹们勇敢开拓,更希望社会法制安全强化起来。

@词不达意:当初在大学我被骗了600元,就让我心疼自责了好久。对于家境不好的人来说,一块钱都有独特的意义,那是父母用命去换来的血汗钱,骗子却专门骗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有钱的也许不在意,可是对于那些一分钱一分钱苦来的人来说,那是他们的希望……这不是谋财害命?希望国家重视!

@天啦那个噜噜球:每当出现电信诈骗的时候,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总是教育老百姓如何防骗,而不是去思考如何防止信息外漏,骗子的骗术光靠防就可以解决了吗?亡羊补牢最起码还把窟窿补上了,而我们的有关部门事后又做了什么?

@Yuan_鸯:手机卡实名制、银行卡实名制,杜绝不了诈骗案,实名制有何意义?!

@陈长浪:自本人拥有手机以来,短信一直没有删除,今天得不完全统计:中奖137次,资金总额7260万元,各种iPhone手机168部, 笔记本电脑136台轿车27辆, 中过电视台一等奖56次, 被大学录取15次,儿子被拐带13次、女儿43次,被法庭传召31次,银行卡异常231次,儿子嫖娼在外地被抓103次……我这传奇的一生……

@快乐的小妞你不懂:增加防范意识是一方面,另外,我想知道,大学生的信息是怎么泄露出去的?最近,每天都能接到山东济南和山东泰安的诈骗电话,组团来的啊,连我的姓名都知道,为什么不打击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

@是你温柔的小姨妈:我当时被58同城一个招聘刷单的骗了,转了400元,然后打支付宝客服时被告知:追不回来了,报警也没用,2000元以下不予受理。400元就不是钱了?骗子新招永远不会断,还是希望在网络能有一些真正的保障吧。

读特热评:“防骗”这一课不能少

  不能回避的是,目前诈骗短信、电话越来越多,防不胜防。急需相关部门从源头入手,严厉整治个人信息轻易被倒卖、泄露的现状;加强对电信、银行等平台的监督,让他们加倍重视客户信息安全。还急待完善相关法律,必须严惩诈骗分子,必须追究其所利用平台的连带责任。

对在校园里读书的学生来说,“防骗”这一课也不能少。读万卷书也得行万里路,读书人也得在实践中提高明辨真假是非的能力,要具备最起码的防骗意识。学校也有传授防骗知识的义务和责任

编辑 张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