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东莞市文化馆南城分馆暨2019年有声有色艺术工程在宏图科技中心内的南城文化馆正式启动。南城分馆是东莞市文化馆总分馆制下的首个采取“管理委托式”建设的分馆,是东莞市文化馆与南城的一次深度合作,更是东莞市公共文化服务运作的一次全新探索。
采取“管理委托式”建设南城分馆,是基于南城作为东莞城市中心的高质量定位和需求,通过发挥市文化馆的专业力量,助推南城文化品质提升。今年,南城分馆将策划推出“2019年南城有声有色艺术工程”系列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南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广东33小镇也在当天举办“共享文化馆”挂牌仪式。
创新文化场馆管理运营
东莞市是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示范城市,按照新时代新要求,东莞市全力打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版”。其中,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是“升级版”重要内容之一。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一核多元、分类推进”的总分馆建设模式,被2018年中国文化馆年会誉为国内“行业发展新标志”,其理论研究课题获评文化和旅游部优秀课题。
南城文化分馆“管理委托式”是东莞市文化馆总分馆制的主要模式和创新之举。根据规划,南城分馆室内总面积达4000㎡,形成多功能剧场、展厅、艺术大学堂、文化休闲区、办公区5大功能空间,加上度香亭公园和“东莞南城文化”线上平台,构建南城分馆7大阵地。
建立“管理委托式”关系后,总馆将以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为导向,围绕“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资源配用、统一服务内容、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管理体系,对分馆区域内的场地、人力、服务等资源迸行统筹管理,努力实现服务高效高质,品牌打造有力。努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实现南城分馆从“管理委托式”向“业务派驻式”过渡,最终与总馆形成“平台联盟式”的关系。
南城分馆的正式启用,意味着南城市民将能够就近享受市文化馆委托管理下带来的高水平产品和服务,有利于打通南城公共文化服务的 “最后一公里”。
启动仪式当天,东莞非遗墟市进驻南城分馆,矮仔祥、第一麦方、庾家粽、寮步豆酱、志平道滘粽等10个非遗项目进场摆摊,一系列东莞本土特色美食受到了现场众多市民的热捧。现场还有“天地间·人世间”的摄影展、星星儿童剧场展演和东莞市书法家现场挥春送福公益活动,上演了一场文化饕餮盛宴,吸引了南城众多市民参与。
广东33小镇“共享文化馆”启动
当天,东莞市文化馆还同步在广东33小镇举办了在广东33小镇“共享文化馆”挂牌仪式。
“共享文化馆”同样是东莞市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中的重要模式之一。其模式主要是围绕‘共建共治共享’的核心理念,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进行精准配送,以文化产品、文化服务配送为抓手,推动双方形成“文化共建、资源共通、多方共治、成果共享”的格局。
广东33小镇是建立于三旧改造基础之上的都市美学新诠释,是一个以文化为经、商业为纬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东莞市文化馆积极将之纳入全市文化馆总分馆体系,打造“共享文化馆”,既有利于联动政府与企业,共享优质文化资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也可以丰富区域文化艺术教育资源,形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特色的艺术人文社区。
东莞市文化馆与广东33小镇双方表示,将以共享文化馆为载体,充分发挥和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有效整合文化资源,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共同分享文化发展成果,开启文化服务新篇章。
编辑 黄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