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到五个月的市场走势较难预判,但从未来三到五年的周期看,2019年将获得较好的布局时机。”展望后市,不少机构投资者都持此类观点。经过2018年的下跌,A股在估值、交易额、低价股占比等指标上已现底部特征,同时,在改革创新、长钱流入等方面则又蕴含转机。值此节点,有机构甚至放言:具备信念、眼光和耐心的投资者,即将迎来长线机遇。
展望2019年,多位公私募大佬论调一致:不再悲观!做好准备,捕捉2019年A股结构性机会。在经历了连续的弱势盘整后,多家公私募和外资机构均对2019年市场可能出现的“成长风格占优”风格抱有热切期待。
一、宏观面
1、2018年M2余额同比增速止跌回稳,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持续放缓,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整体有所上行。2019年,稳健货币政策要在“稳增长和防风险”间取得平衡,根据形势变化积极预调微调。
2、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发审委共审核172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其中111家过会,过会率为64.53%,创近五年新低。另有13家企业在公布上会日期后取消审核。专家认为,2019年IPO审核将延续从严态势,继续优化产业生态结构,对符合国家战略发展规划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审核速度。
3、“当前,证监会首要任务是确保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尽快落地,统筹推进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基础制度改革;同时,将深化创业板和新三板改革,优化再融资制度,深化市场化并购重组改革,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表示。
4、2018年最后一天,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指数提供商——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正式对外揭晓了A股入围的初筛名单,本次共有1241只A股股票被纳入标普道琼斯指数。这也是继去年6月份MSCI纳入中国226只A股,富时罗素决定将中国A股纳入其全球指数后,A股国际化进程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二、中观面
1、沪深两市上市公司首份2018年年报将于1月22日披露。截至1月1日,两市已有1232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全年业绩预告,披露比例超过1/3。与以往类似,目前公布业绩预告的公司主要集中在中小板。1232家公司中,除72家公司业绩不确定之外,预喜(包括续盈)企业数目达到792家,预喜比例达65%。
2、2018年,券商分支机构“跑马赛”放缓了脚步,但“圈地”与“升级”的号角愈发嘹亮。据各地证监局网站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券商获准新设分支机构441个,同比减少逾四成。
3、2018年12月A股主要股指收跌,年末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失守2500点,但是外资继续加仓A股,当月北上资金净买入约161亿元,去年全年净买入A股接近3000亿元,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去年12月成交活跃股中,金融板块获北上资金活跃加仓,龙头股招商银行和中国平安的净买入力度居首,医药和电子板块标的则多数遭出货。
4、除了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基金外,公募基金2018年底资产净值规模目前更新完毕。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剔除货币基金和理财债基(下同),公募基金净值规模为4.83万亿元,比2017年底增加约3600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规模增加近8900亿元,成为推动公募基金规模增长的主力,混合型基金规模则减少约5000亿元,指数型基金规模增加约1300亿元,但主动型股票基金规模缩水约500亿元。
5、据克而瑞地产研究统计,2018年全年, 销售TOP100房企拿地总货值超过10万亿元,较2017年降幅达到13%,其中,26家房企全年拿地货值超过1000亿元,22家房企拿地建筑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总体来看,2018年,房企更倾向于收紧投资准备“过冬”。
6、2018年的最后一天,恒大和FF持续数月的纠纷终以和解告结。当天晚间,恒大健康发布公告称,公司与贾跃亭控制的FF达成了重组协议。据协议,恒大先期投入的8亿美元将转为32%的FF优先股权,并100%持有FF香港,而FF香港持有FF在中国的所有资产,包括FF中国和恒大法拉第等相关公司。贾跃亭则可以在5年内回购恒大持有的32%的FF股权,第一年内行使价为6亿美元,第二年到第五年行使价分别为7亿美元、8亿美元、9.2亿美元、10.5亿美元。
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