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传播中心成果转化高端人才训练营在深举办

读特见习记者 何亚南 文/图
2018-12-26 21:32
摘要

12月20日至24日,国家科技传播中心成果转化高端人才训练营活动在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成功举办。

12月20日至24日,国家科技传播中心成果转化高端人才训练营活动在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主办,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和力合科创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支持。来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孵化园区、创投公司等领域共60余名营员参加本次活动。

同期,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等单位联合倡议成立 “技术转移创新联盟”(ATTI),并组建了联盟筹备委员会。来自政府主管部门、学术界、产业界和金融界的20余家联盟筹委会首批成员: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力合科创集团、交科院科技集团、百度风投、OPPO、美团点评、阿里云智能创业孵化事业部等出席成立仪式,成员分布基本实现了技术转移生态资源全覆盖。

据了解,该联盟是汇聚技术转移孵化过程中核心参与者的平等联合促进组织,将共同探索新兴技术与技术转移的深度融合,建立国际技术转移新范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支撑创新与技术成果转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联盟筹委会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成果转化高端人才训练营期间成立,通过论坛、研讨等形式,充分增进行业间交流、交往、交融,促进资源对接和经验分享,使各方共同参与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事业,为国际技术转移创新发展代言。

本次训练营邀请到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理事长张景安,中国源头创新百人会秘书长、中国科协(深圳)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CEO周路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刘仁辰等各界嘉宾,分别围绕“新时代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圳创新的路径模式”、“国际技术转移案例模式”、“抓科技成果转化,促企业转型升级”、“科研院所技术转移工作的难点与应对措施思考”等主题进行演讲,热情地回答了营员们的提问,并与营员们深入探讨交流。

训练营期间,营员们就各自在技术转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充分讨论,积极分享实践经验,为技术转移事业建言献策。在实践专家的引领下,营员们分组进行技术转移案例分析和实操演练,营造真实的谈判环境,现场模拟交易,营员们充分专注在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此外,营员们还参观了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物联网与社会物理信息实验室、智能成像实验室和影像展示厅;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和全球著名硬件创业加速器HAX,深入与教授和研究生们探讨最新科技成果及其转化情况,充分交流经验,并通过座谈的形式增进了解、促进合作。

营员代表大河资本合伙人李荣阁表示,现阶段,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认知和标准还存在较大偏差,落地工作开展难度很大,相信通过政府的引导宣传、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激励、相关参与方的开放合作,未来将逐步形成多方共识的合作模板和利益分配机制,科技成果转化也会带来很多的发展机会。

相关背景:

201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明确指出建设和完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9月,国务院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计划到2020年,适应新形势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基本建成,互联互通的技术市场初步形成,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有机融合,技术转移渠道更加畅通,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的国际技术转移广泛开展,有利于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2018年12月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再推广一批促进创新的改革举措,更大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指出,要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允许转制院所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以“技术股+现金股”形式持有股权。引入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成果转化。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以订单等方式参与企业技术攻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成果持续产出,技术市场有序发展,技术交易日趋活跃,但科技成果转化总体状况并不理想,据调查统计,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约为15%,最终转化为工业产品的成果不足5%,而欧美发达国家的转化率则高达45%。主要原因包括缺乏技术转移人才和权威高效的管理机构等。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正在建设国家科技传播中心,致力于打造科技成果发布交易中心,为响应国家政策要求,破解技术转移难题,举办此次“国家科技传播中心成果转化高端人才训练营”活动。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见习记者 何亚南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