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说到我们的心坎里了,鼓舞人心、催人奋进!”18日上午,一次次热烈的掌声在南岭村委响起,党员和群众通过电视集中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龙岗区南岭村社区党委书记张育彪难掩激动的心情:“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和创新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
目前,南岭村已发展成为集体固定资产达到35亿元的和谐社区。“改革开放的九个‘必须坚持’是南岭村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根本,社区党委要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以实际行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张育彪说。
回望历史:增强开拓前进力量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现场,表彰了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包括100名改革先锋和10名国际友人,他们的亮相让观看现场气氛更加热烈。
“看到令人尊敬的改革开放先锋们上台去领奖,一个个介绍,一个个致敬,我感到很振奋很激动、也很鼓舞。”带领着南岭村走上改革开放道路的老书记张伟基激动的说,“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充满动力,马力更足。南岭村人会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决心,在改革开放五十或六十周年的时候、南岭村会是一个全新的社区!”
历史给南岭村人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南岭村的干部纷纷表示,“今天,我们回看改革开放的典型人物、回望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就是为了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蓝图让村民们更加充满信心。在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后,青年党员们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起来。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这些目标让他们充满期待。“相信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
南岭村社区干部谢慧平说,实现发展是个响亮的回答,改革开放是“关键抉择”、“活力之源”、“重要法宝”,是“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因此,南岭村将继续打开“改革开放”的大门,让社区居民走上新型发展道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
精神标识:传承改革开放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18日,当记者走进南岭村“致富思源展览馆”,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历史实物,再次回放了南岭村改革开放40年的沧桑巨变。南岭村发展至今,离不开两代南岭人的打拼——在这两代人里,先后担任南岭村社区书记的张伟基、张育彪父子俩,见证着南岭村的变化,并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村很穷,为了要争一口气,不被人瞧不起,社区干部天天守在宝安县外贸公司所在的新安酒店,连一口水都喝不上,就是为了能等到香港商人过来,请他们到村里来考察环境、来投资办厂。”老书记张伟基为大家讲述起南岭村的“老故事”。
“当时南岭村那么穷,没有一平方米的水泥路,可以说什么硬件设施都没有,香港商人为什么会看上南岭村、愿意来南岭村投资办厂?他们就是看到南岭村的环境卫生很干净,这就是我们干部群众当时创造的环境“软”优势。”张伟基深情讲述着:台风暴雨天,干部群众冒着生命危险看护外商厂房,防止机器进水;上世纪90年代,组建“打路队”日夜加班铺设水泥路;每次村民大会,只要15分钟就可以将全体村民召集起来......他说:“南岭村过去靠的就是‘勇于改革创新,坚持苦干实干’的‘南岭精神’。”
“像我这一辈,已经是南岭村第25代,这里是我们祖祖辈辈扎根的地方,是生育养育我们的共同家园。今天,我们年轻人在享受前辈创造的发展成果的同时,要懂得感恩党的领导,感恩改革开放,感恩老一辈干部群众的辛劳,感恩他们为今天打下的良好基础。”张育彪说,在新的起点上,南岭村要大力弘扬老一辈创造的“勇于改革创新,坚持苦干实干”的“南岭精神”,艰苦创业、脚踏实地,携手再造一个新南岭。
“虽然时代在变,但是40年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会变,老一辈勇于改革创新、坚持苦干实干的作风也不会变,这已经成了南岭村不变的精神和信念。”张育彪如是说。
党建引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鉴于改革开放40年的启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党的根基在基层,一定要抓好基层党建。”张育彪说,“从全市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以来,我们社区已经完成了全部100项标准化建设项目。”
南岭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是全市最大的社区党群活动中心。一进党群中心就能处处感受到党组织的存在,南岭村退休老党员蒋水兰阿姨说,自己是个老党员,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这两年,南岭村社区推进“党建标准化”,积极整合资源,加强党群服务,构建社区居民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目前,社区内的所有住宅小区已经成立党支部,实现党组织的全覆盖。
这两年,南岭村以“党群联络点”为触角,深入居民小区开展工作等一系列改革和措施,不仅促进了社区政企分开,让社区党委有条件为集体经济发展寻找创新驱动和高端引领的突破口,也让老村民和数万外来居住的新村民共享创新、绿色发展成果,更加有幸福感、获得感。
“推动社区的改革发展,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张育彪说,“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南岭村要让基层党组织更有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要让居民更有获得感与归属感。”
通过强化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在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南岭村探索建立起以党建引领、社区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创新发展: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
“总书记关于创新发展的讲话高瞻远瞩。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像我们南岭村这样的基层村级集体经济,怎样才能充分释放创业创新的潜能,成为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张育彪说,经过认真考察后,大家认为创投是村集体创新发展的一个方向,“产业拥有新优势、社区拥有新空间,发展才能有新动能。”
说办就办,南岭村先是由高端规划引领,对社区3.9平方公里土地进行科学规划,把环境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坚持深化改革,进行集体经济市场化探索,率先设立了村集体经济创投基金,主动对接一批具有前瞻性、创新性、高成长性的创新项目落地;升级产业园区,引入高新科技项目,重塑产业优势,让“种房子”变成“种高科技企业”。
为了坚持引入高质量、有成长性的创新类项目,南岭村放眼未来的10年、20年,甚至放弃了一些眼前的利益,拒绝了一批传统、低端产业的入驻请求,宁愿暂时承担数百万元的租金损失,终于等来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优质项目进驻。
“增强集体经济的实力,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基础。”张育彪说,“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是新的起点,南岭村要力争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加快产业的升级,培育优质高科技企业,南岭村的集体经济要形成一个现代化的企业集团。”
南岭村干部纷纷表示,“改革开放再出发,南岭村人一定要走出新路来,发扬改革开放的精神,敢为人先,让我们社区的居民更加幸福、安居乐业,以人为中心。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南岭村会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编辑 李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