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金!碑林网红讲解员分享贵石碑《大唐三藏圣教碑》
读特记者 刘莎莎 文/图
2018-11-18 15:26

西安碑林“001号”讲解员杨烨,被游客亲切地称为“问不倒”的“网红”讲解员。杨烨19年痴迷碑石文化,已经接待了超过20万名游客,能准确讲解碑文的来龙去脉并融汇古今。11月17日,杨烨来到深圳深业上城做客《上城论碑》沙龙,与观众分享碑林背后的文化历史故事。

杨烨是地道的西安人,从小跟爷爷进碑林参观就喜欢这里,1999年大学时到碑林实习,2年后如愿留下来工作,19年间他对碑石痴迷没有减少一分。杨烨能文会武、会书法、会吹埙,名字被写进旅游攻略,从22岁讲到41岁,杨烨把讲解员干成了事业、干出了境界,成了享誉业内的学者型、研究型讲解员。在传播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上,除了讲解员,杨烨还通过《国宝档案》、《二更视频》、《名碑赏析课堂》等节目作出更多元化的尝试。

作为碑林首席讲解员,杨烨已经接待了超过20万名游客,他将浩瀚碑石上的无数碑文不知读了多少遍,如数家珍烂熟于心。想找哪里只要问他,马上找到,并告诉你碑文的来龙去脉并融汇古今,赞许就此源源不绝,而这样的基本功可非一日练成。

杨烨在西安碑林创立了讲解方法,他说,自己在实习时碑林还没有成系统的讲解词,每天自己像走进中国历史的海洋中,随便一个碑石就触碰到一段历史,一个名人,一个故事。这种感受让他开创了一种

“追本溯源”讲解风格,并延续至今。“不是简单地介绍碑的基本内容,而是针对碑上的一段话或一个故事,考证是否历史上最早出现,再串联到现在。”他的讲解有更强的针对性,从点到线再到面。

19年间,杨烨将浩瀚碑石上的无数碑文不知读了多少遍。想找哪里只要问他,马上找到,并告诉你碑文的来龙去脉并融汇古今。杨烨说,有一次拍摄央视大型纪录片《国宝档案》时,特写镜头需要具体的碑文,一群人围着碑石几个小时都没有找全,杨烨现身几分钟就都找到了。后来他跟着剧组拍摄了三个多月,导演夸赞“有了杨烨能省一半的时间。”很多来拍摄碑林的导演都称他为碑林的百科全书。

杨烨说,在碑林中寻找文字就像在宝藏中寻宝,很有意思,“比如说今天是节气,我希望在碑林中找到节气的来龙去脉,寻找古老文字记载。我是讲解员,更是文化寻宝者。”

西安碑林中虽然藏有四大世界名碑之首、国宝级文物《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但杨烨觉得唐《开成石经》也很珍贵。他也很乐于与观众讲解《开成石经》,杨烨说,“没有《开成石经》,中国文化和历史就是残编断简。”65万字的《开成石经》,字字珠玑,信息量巨大。几乎每个字后面都有故事,都可链接。唐《开成石经》把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的精华全部刻在一起,是伟大的创举,《开成石经》因而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最有体系、刻载儒家经典最多、刊刻规模最大的石经,也是世界上最重的一部石刻图书,被誉为“石质图书馆”。

提起西安碑林,大家一般会想到“书法圣地”这四个字。杨烨说,书法讲求写字用笔,比如现在的毛笔用法是竖握笔,从碑林中可以知道这是宋代所创,宋代以前的字让人感觉跃然纸上,有3D立体效果,不同写字方法所以历代书法美感都不同。西安碑林中的134件国宝文物其中一半都是书法名碑,从中可以看到历代名家真迹。

杨烨介绍,西安碑林中书法名碑有秦代李斯的篆书见于《峄山碑》;汉代隶书见于《曹全碑》;东晋王羲之手书见于《大唐三藏圣教碑》,此碑文字是后人从他的遗墨中拼集而成,人称“千金碑”。《唐多宝塔感应碑》留下了唐代颜真卿的楷书;《唐玄宗秘塔碑》留下了柳公权的楷书;《判千家字文》留下了唐代张旭的草书。另有宋代赵佶、黄庭坚,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清代皇帝的书法手迹。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文字和书法发展的轨迹。

谈及最贵的一块碑是哪块?值多少钱?杨烨脱口而出是王羲之的《大唐三藏圣教碑》,这块碑立于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十二月八日,但却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笔。

编辑 黄子芸

(作者:读特记者 刘莎莎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