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考古问鼎年度文物事件,400余件出土文物3月将于首博展出
2016年3月2日,历时5年考古挖掘的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将在北京首都博物馆进行展示。此次文物展名为“五色炫曜——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展期将持续3个月。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考古工作历时5年,出土2万多件文物,在2015年被列入国家重大考古项目。在中国文物网发起的2015年度中国十大文物事件的评选中,“海昏侯墓:考古价值远超马王堆,填补十多项考古空白”被评选为第一大事件。海昏侯墓的出土文物以青铜器为主,其中也有大量的精美玉器与金器。这批文物已经在地下保存了2000多年,考古人员对其进行了大量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海昏侯墓葬中出土“大刘记印”龟形印纽正反双面。
这座西汉大型墓园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根据已经出土的“大刘印信”玉印、大型真车马坑和大量金器等证据来判断,墓主人或为西汉海昏侯刘贺。西汉废帝刘贺死于公元前59年,为汉武帝刘彻之孙,也是西汉史上在位最短的皇帝。本次展览的重点,不少可以证明墓主人身份信息的展品也将在展览中出现
海昏侯墓葬中出土,数目可观的金器。
江西博物馆“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展”中展示的铜编钟架和编钟。
江西考古所所长徐长青在《人民日报》的采访中表示,南昌或将海昏侯墓址建设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月27日,首都博物馆将会举办题为“揭秘海昏侯”的讲座,从事田野考古20多年的主讲人杨军曾主持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墓园的考古工作。
来源 艺术新闻
编辑 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