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宝安区举行的一级水源保护区历史遗留建筑集中爆破行动中,同日爆破、清拆117栋建筑。
清拆工作正在进行。
清拆一级水源保护区内的历史遗留建筑,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绿水青山。
核心提示
昨日,随着宝安区石岩街道径贝社区和麻布社区内的轰鸣巨响,宝安区一级水源保护区历史遗留建筑集中爆破行动正式开展。
当天,宝安共计同时爆破清理处置117栋建筑,其中径贝片区88栋,麻布片区29栋,爆破清理处置总面积51881平方米。此次清理处置,目的是守护好不远处服务600万市民的“大水缸”——铁岗·石岩水库。
为了守好绿水青山,给饮用水安全筑牢堤坝,今年以来,宝安区把清理处置铁岗·石岩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493栋建筑作为“头号工程”,有序完成了权属调查、补偿认定、谈判签约、搬迁腾空等各阶段工作,于昨日开展建筑物集中爆破清理处置。
此次清理处置工作,共需动迁居民4370户共15348人,征收未征转土地40.27万平方米,清拆建筑物31.13万平方米,任务量占全市的1/3,涉及到麻布社区、径贝社区两个老村的整体搬迁。
据了解,宝安在今年3月19日举行动员会,到昨日举行集中爆破,7个多月的时间内,清理处置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面对如此艰巨、紧迫的任务,宝安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成功,被认为是“宝安奇迹”。在宝安,一级水源保护区历史遗留建筑清理处置,被简称为“一水”工作。清理处置过程中,参与的宝安干部、工作人员带着使命、带着情怀、带着责任连续奋战,所在地群众高风亮节,为保护饮用水水源作出贡献和牺牲,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一水精神”。
A
讲大局勇担当 守好饮水源
给600万市民饮用水安全筑牢堤坝
日供水量约140万方、年供水约5亿方的铁岗·石岩水库,不仅是水光潋滟的自然美景,更是600万市民的饮用水源。其中,铁岗水库是深圳市最早建成的中型水库,也是目前深圳境内蓄水工程中库容最大的水库,日供水量约40万方、年供水1.4亿方;石岩水库日均供水量约为110万方,年供水约3.6亿方,是深圳市直接供水量最大的水库。这两宗水库的一级水源保护区面积约为30.16平方公里。
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安全与市民的健康和生存息息相关。保障饮水安全,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最好的体现。近两年,宝安区组织精干力量,对一级水源保护区的建筑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排登记,发现区内共有493栋建筑,这些建筑及与之相关的生产、生活行为,给饮用水水源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隐患。
为了给饮用水安全筑牢堤坝,为了给市民守好绿水青山,今年以来,宝安全面落实市委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宝安工作的调研、指示批示精神,将清理处置铁岗·石岩水库水源一级保护区493栋建筑作为“头号工程”,以硬要求、硬措施、硬作风、硬干部,有序完成了权属调查、补偿认定、谈判签约、搬迁腾空等各阶段工作,于昨日开展建筑物集中爆破清理处置工作,并计划在11月30日前完成所有工作,提前完成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
然而,此次清理处置工作面临着重重困难。首先体量巨大,其次,情形复杂,涉及大量权属争议、经济纠纷及多宗历时十余年的历史遗留问题。最后,从动员启动到完成清理处置仅有8个多月的时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既要严格执行政策、按时完成任务,又要实现和谐清理处置,构成了巨大挑战。
更难面对的是乡情难舍,故土难离。493栋建筑涉及318户原居民、5567名居住10年以上人员。60多年来,所在地的麻布、径贝两个社区的群众,因石岩水库建设和水源保护,已历经3次搬迁。这些建筑的背后,是周边居民为保护水源多次搬迁的记忆,如何面对这些群众依依不舍的目光?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这项艰巨任务,宝安区委区政府认识高度一致:一级水源保护区建筑物清理处置,必须讲大局意识,这是这一代宝安人的使命,没有价钱可讲、没有退路可言,必须不折不扣完成!
历史也不会忘记所在地群众的大局精神和高风亮节,不会遗忘他们为保护饮用水水源作出的贡献和牺牲。宝安区始终坚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尊重现有建筑的形成历史,充分考虑居民居住、生存的需求,在细致的政策面前,群众从大局角度出发,积极响应国家治理生态环境政策,为了保护家门口的饮用水水源,舍小家为大家,以实际行动充分体现了对保护深圳“大水缸”行动的理解和支持。
B
上下齐攻坚 干群达共识
汇全区之力之智打好“总体战”
面对艰巨的任务,宝安在今年3月吹响“集结号”:全力攻坚,举全区之力、汇全区之智,全区一盘棋打好这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总体战。
未雨绸缪,前期部署是关键。3月19日,宝安召开动员大会。当天的大会上,宝安正式设立“总指挥部-现场指挥部-片区-小组”四级运行架构。宝安区委书记姚任、区长郭子平分别担任第一总指挥和总指挥,研究相关工作。石岩街道设立现场指挥部,分管领导现场指挥,一线办公、一线谈判、一线稳控。
3月25日,抽调人员进驻石岩办公。为了打赢“攻坚战”,宝安从全区40个部门、街道抽调299名优秀干部,配备执法、技术、规土、环水、公安、信访、宣传7个专班,招标引进17个专业机构,分成4片区20个工作组包干入户调查。
入户调查工作完成后,工作组进入谈判阶段,宝安则按照业主身份类别,组建“2片区13小组+‘0962’专项工作组”,各小组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每签一份协议就插上一面红旗,做到“日日有进展、天天插红旗”,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火热氛围。
从3月19日召开动员大会,到昨日开展集中爆破,7个多月的时间内,该项工作是如何迅速取得进展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最大的法宝在于全过程坚持党建引领——现场指挥部117名党员第一时间组成1个临时党总支、3个临时党支部、25个党小组,构筑起移动的战斗堡垒。
党旗插到了火线,引爆了“战斗力”。宝安区委区政府领导每周至少一次深入现场靠前指挥,58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问题,每逢重要节点都到场督战、激励士气。分管领导蹲点一线共商共议疑难问题,前后召开工作例会和研讨会932次,形成各类文件2082份。石岩街道党工委两头作战,穷尽资源保障前线;社区党委和股份公司党支部充分发挥熟悉基层情况的优势,积极协助疑难案件谈判。
大事难事看担当,攻城拔寨见作为。宝安还把该项工作当作砥砺干部的“磨刀石”,全体工作人员带着使命、带着情怀、带着责任,连续作战230个日夜,72个节假日几乎没有休息,一鼓作气完成既定任务。
“环保督查使令坚,清源正本显空前。补偿达理解疑虑,安置同情化硬尖。”清理处置过程中,一首名为《清源感怀》的诗在工作组中流传,道出了他们的努力和感怀。“‘一水’精神是此次清理处置工作中留下了一笔精神财富。”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清理处置过程中,我们形成了‘相信群众、依法依规、耐心细致’的方法、‘敢于担当、着实躬行、审慎严谨’的作风、‘迎难而上、团结协作、勇于战斗’的精神。”
在工作组展开艰苦工作的同时,全区之力、之智也迅速驰援一线:组织“两代表一委员”调研视察、“工青妇”等团体慰问鼓劲,发动党员干部分批体验“一水”生活、学习“一水”经验,在全社会迅速形成共识,上下空前统一。
汇集智慧求思路,穷尽一切找方法。在清理处置过程中,宝安区还科学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细化了任务分工机制、责任落实机制、议事决策机制、工作推进机制、指挥部会议机制、考核机制等,更有坚实的财政投入,构成了一个全链条闭环工作体系,保证了全程清理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C
定方案立标准 尺子量到底
开创整村和谐拆迁新样本
动员群众签订补偿安置协议,是整个工作过程最为艰难、最为重要的工作。然而,宝安区却在复杂的局面中迅速取得进展,开创整村和谐拆迁新样本:
——今年7月24日,在工作组进驻石岩仅4个月后,2名权益人率先签订补偿安置协议,谈判工作取得突破;
——8月2日上午,宝安区在石岩街道径贝片区举行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建筑权益人集体签约仪式,51栋建筑权益人进行现场签约,清理处置开启新篇章;
此后,谈判工作势如破竹。秘诀在哪里?在工作人员和业主中耳熟能详的两句话——“方案是最终标准”“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是秘诀和重要的“方法论”。
整村搬迁无先例可循,制定一个既符合政策又保障群众利益、既有普遍性又兼顾特殊性的补偿方案是关键。如何制定?宝安首先以“绣花”功夫建立基础信息库,保证了权属信息真实准确。制定方案过程中,宝安参考《深圳市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做到有据可依,同时充分考虑政策的衔接性和平衡性,参考借鉴其他案例补偿政策,结合因类施策,制定出一套包含建筑补偿、搬迁安置、土地征收、历史遗留问题处理、股份公司后续发展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并把方案作为最终标准。
有方案、有标准还要严格执行。“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工作原则被坚决执行。对不合理诉求不予支持,工作人员经过反复艰苦工作,获得业主的理解;复杂情形面前不走样,坚持一切从政策里找依据,先后解决了一栋多户、一户多栋、分栋与合栋、未封闭阳台等12类167宗技术疑难问题;面对违法行为则不手软,对城中村乱搭建、设置加工厂等违法经营行为不予补偿,树立了“让违法行为付出相应代价”的鲜明导向。
“方案是最终标准”“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工作原则,得到了绝大多数业主的认可,并做到了始终没有一个个案是例外。比如,业主杨先生在商谈之初,就自请律师到现场办公点与工作组进行谈判,并多次与技术团队律师和技术专家在自家建筑内外展开实地讨论。从抵触到理解,从争执对立到真诚交往,双方历经数次沟通后,最终和谐共商圆满完成了征拆工作。
与此同时,宝安区还坚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聘请公益律师全程参与处置工作,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并聘请第三方测绘机构开展测绘工作,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保证了整个清理处置处置工作和谐,赢得民心。
D
温情讲政策 贡献永不忘
春风化雨真真切切为百姓解忧
把政策用春风化雨的精神讲清楚,把群众的难处始终放在心中。依靠群众,相信群众,用心用情服务群众,是宝安此项工作圆满完成的另一个法宝。
“百姓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与忽悠,只有苦口婆心、和风细雨地把党的政策讲清楚说透彻,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现场指挥部相关负责人感慨地说,“坦诚、真诚、用心的工作态度,就是主动向权益人抛出的橄榄枝和信任果。”
比如,径贝片区原村民钟女士一家四口人挤住在20平方米的砖瓦房内,其丈夫还因肺病无法工作,生活极其困难。为了这个特殊情况,指挥部确定了三步“造血”解决方案:一是解决住房,为其申请廉租房,争取解决拆迁后安居问题;二是搭桥上岗,帮助钟女士解决就业;三是快速补偿,加快其权属审核及补偿金发放等后续工作。三步“造血”标本兼治,有效解决了钟女士一家的实际困难,也赢得了民心。
一声问候、一杯清茶、一个笑容,都是缓解业主激动情绪的安心丸。据了解,工作组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原则,杜绝“冷冰冰的工作态度”,全方位地努力提升工作温度,从业主角度考虑问题,真真切切为百姓解忧。比如,拆迁过程中,涉及到供水、供电、电信、广电、银行等业务的变迁问题,宝安联系相关单位到石岩“一水”项目现场集中办公,一站式便民服务让业主少跑腿、更安心。
原居民的支持也让人感动。早期签约的杨先生坦言:“我们全家始终支持政府保护饮用水水源造福子孙后代的行动,只是离开一直居住的地方,也让我们为难。但是,我们得‘舍小家为大家’,提前签了约、提前腾空交了房,现在都和工作人员成了好朋友,最终的补偿方案还是让我们全家感到欣慰。”
他们的贡献和牺牲也未被遗忘。据了解,目前,宝安已划拨区属国企建投集团名下2万余平方米土地,通过城市更新方式规划建设安置新村,力争4年内投入使用。此外,宝安还将开展专题研究,帮助麻布、径贝和二级水源保护区范围内股份合作公司转型发展。对宝安一、二级水源保护区宝安将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制度、生态文化6大领域,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和生活方式,使宝安成为珠三角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新样板。
见习编辑 黄泽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