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市麻涌镇,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每天行走数万步,走街串巷、采集信息、服务群众、宣讲政策。他们就是麻涌47个“网格”的122名网格管理员。
在“智网工程”建设中,麻涌根据各村人口、房屋、面积等特点以及管理难度等具体情况,按照一定标准,划分成若干个基础“网格”,专业的网格管理员应运而生。
每天在居民区出租屋等“网格”内巡检
一大早,麻涌镇漳澎村网格管理员彭伟峰和同事深入到漳澎的大街小巷,根据地图查看房屋存量建筑信息采集工作的落实情况。每到一处,他们都认真记录登记。目前,漳澎村房屋存量建筑信息普查工作已到尾声。
彭伟峰说,巡检是网格管理员的主要工作。漳澎村面积大、人口多,划分为5个网格,根据“一格两员”的配置,共有10个管理员。大家每天都在各自的“网格”内巡检,包括居民区、出租屋、厂区等,做到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解决、跟踪回访,每一天行走数万步。
每天,彭伟峰们通过“五步闭环”(发现上报、分类推送、协调处理、跟踪回访、评价结案)的工作机制进行日常巡查,排查安全隐患,从而有效快速地处理网格问题,整合公共服务管理资源,提升麻涌社会服务管理治理水平。
彭伟峰是麻涌47个网格122名网格管理员中的一员。根据“一格两员”的配置,麻涌122名网络管理员中有巡查员94名,另设有处置员14名、调度员14名。巡查员以巡查工作为主,处置员负责协调处置,调度员主要负责辖区网格管理员工作任务派发、监督、考核等工作。
麻涌8个部门入“格”提供精细化服务
去年以来,东莞市在广东省率先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智网工程”——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引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引领区,推动各镇街科学划分基础网格、组建网格管理员队伍,加快建设全市集中统一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开发决策分析支持系统,构建覆盖全面、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信息化工作体系。其中的网格化管理就是镇街根据各村(社区)人口、房屋、面积等特点以及管理难度等具体情况,按照一定标准,划分成若干个基础网格,每个网格配备有专业的网格管理员。
目前,麻涌已入“格”的有安监、公安、消防、教育、民政、食药监、卫计、工商8个部门,共20类、83项入格事项。入“格”简单来说就是:某个部门的某个事项加入了智网工程这一系统。这8个部门与网格管理员上下联动,网格员为入“格”的部门提供更多的信息,形成数据。
手机是彭伟锋等网格员的工具,他们每天只要登录系统,就会收到系统派发给他们的任务。每个任务都有具体的地址、期限等。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们逐一上传取证文件,并为群众提供精细化服务。
他们每天的工作任务,总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网格员根据系统派送的任务,对出租屋、市场主体等开展巡查工作,及时排查隐患,切实做好防控管制网;发现线索事件进行上报并处置。网格员在日常巡查或建档期间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事件,需登记为线索并进行处置或上报;响应麻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河湖保洁”“二标四实”“存量建筑物普查”等专项工作的号召,向辖区群众发放宣传资料,普及有关知识,参与各项工作。
此外,各村(社区)网格指挥调度工作站充分利用周末时间,组织青少年参加“周末课题”活动,丰富和充实其课后生活,真正给社区群众带来实惠,加深群众对“智网工程”的认知。
任务完成名列全市前茅
在任务超期方面,根据东莞市下发的《2018年1至8月各镇(街道)“智网工程”运作情况表》,麻涌工单超期率为0,得分30分,全市排名第1。
经过网格管理员数月的走访、登记,目前,麻涌公安标库内的建筑物建档完成率为99.6%,持证出租屋及市场主体建档率为100%。接下来将陆续完成数据录入与资料更新。
在巡检任务方面,今年完成巡检工单117252条,其中首检合格巡检工单有116848条,首检不合格巡检工单有404条,移交入格部门处置34条,村级处置370条。
在线索事项方面,今年完成线索事项登记1173条,其中已结案线索事项1161条,未结案线索事项12条,移交入格部门处置31条,村级处置1142条。上述两项,麻涌村级处置率达97.35%,响应了市的工作要求,尽量将隐患问题解决在基层。
在商改后续监管任务方面,今年商改后续监管任务共有2729条,其中已结案和转为线索的共2715条,完成率达99.49%,办结率高。
编辑 李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