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以来,从国企改革配套政策相继出台,到“双百行动”全面铺开,再到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的召开做出纲领性部署,标志着国企改革的加速器再次启动。四季度国企改革将迎来实质进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双百企业“两大行动”将蓄势而发,石油石化、军工、电信等领域混改有望突围;第二批12家“两类公司”试点企业有望推出,新业态、新领域专业化重组将成为新亮点,改革发力将为经济和资本市场注入强大动力。
一、宏观面
1、三季度多项经济数据本周将陆续出炉。多位专家表示,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展望四季度,经济增长内生动能稳步增强,宏观政策落地效应逐步显现,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等政策料逐渐发挥作用,基建投资有望企稳,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料有所缓解。宏观调控将更加注重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配合,积极财政政策聚焦定向减税降费,并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2、受中秋国庆双节等因素影响,9月份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加之节假日期间交通、住宿、旅游等价格也纷纷上涨,市场普遍预期,9月CPI将连续3个月运行在2%以上,同比或反弹至2.5%左右。
3、10月12日至14日,央行行长易纲出席第38届IMFC(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会议,并在2018年三十人小组(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发言。易纲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还有相当的空间,当前的利率水平是合适的。
4、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号角已经吹响,各地已积极行动起来,广东、福建、江苏等地已经出台省级层面扶持“双创”的政策,杭州和九江等城市也发布了一系列措施,从财政金融和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入手,为“稳就业”保驾护航。
5、新增地方专项债1个月顶8个月,九月地方债“弹药足”,四季度基建投资有保障。八九月份的地方债发行迎来史上最热潮。记者通过统计,9月份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量创下新高,当月达6713.23亿元,超过今年前8月发行量总和。
二、中观面
1、近日,多家上市房企发布了9月销售数据,整体来看,上市房企9月份销售较此前两月有所回温,但增速不及上年同期。截至10月14日,公布9月份销售数据的30家沪深及港股上市房企,当月共计实现销售额4401亿元,同比增长37%。上述房企前9月共计实现销售额3.5万亿元,同比增长38.7%。
2、上周,沪深交易所网站共披露问询函43封,数量和往周基本持平。其中,梦舟股份的问询函较有看点:涉及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事项,原控股股东飞尚系卷土重来。
3、从今天开始起,央行年内就已经实施了四次降准,释放7500亿元。虽然历次降准指向的都是实体经济,但累加之后A股也可以感受到暖风扑面。因为实体经济的融资困局得以缓解,会间接在A股市场上得到反映。
三、微观面
1、首例“对赌式卖壳”引发控制权之争,中超控股前控股股东提请罢免董事长。在回应海尔金融保理的“要债”时,中超集团董事长杨飞表示,自己马上要前往深交所被约谈,涉及的就是中超控股第二大股东中超集团将自行召集临时股东大会事项,该股东大会一项重要提案为投票罢免现任董事长黄锦光。
2、控股股东违规事项未解决,冠福股份16日起被“ST”。
3、和胜股份收购亏损公司,被疑“高位接盘”。在自身业绩难保的背景下,和胜股份日前拟以自有资金6000万元向马鞍山市新马精密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增资,同时还拟以3.5元/股、共计734.65万元受让新马精密股东股份。
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