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候鸟黄胸鹀现身沙头角林场

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2021-04-30 13:57
摘要

4 月 29 日下午 4 时 30 分许,深圳市观鸟协会部分鸟类专家在沙头角林场进行鸟类野外调查时,意外发现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胸鹀。据了解,这是深圳首次在梧桐山地区发现黄胸鹀,鸟类专家认为可证明梧桐山生态保护工作卓有成效。

4 月 29 日下午 4 时 30 分许,深圳市观鸟协会部分鸟类专家在沙头角林场进行鸟类野外调查时,意外发现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胸鹀。据了解,这是深圳首次在梧桐山地区发现黄胸鹀,鸟类专家认为可证明梧桐山生态保护工作卓有成效。

据发现者之一、深圳市观鸟协会秘书长 PT(网名)介绍,当天下午,他和广州、深圳的几个资深观鸟人士来到沙头角林场进行鸟类调查,在林场新建的湿地公园的大草坪上,意外发现一只正在觅食的黄胸鹀。"当时我们距离它大约 40 米,在望远镜里看到的,特征很明显,很快我们就确定了这是一只雄性黄胸鹀。" PT 说。

▲在沙头角林场出现的黄胸鹀。深圳市观鸟协会供图

PT 告诉深晚记者,黄胸鹀是一种雀形目、鹀科、鹀属的鸟类,繁殖于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越冬于中国东南沿海、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每年春秋两季迁徙期间都经过我国大部地区。黄胸鹀喜欢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的灌丛、草甸、草地和林缘地带,尤其喜欢溪流、湖泊和沼泽附近的灌丛、草地,以及有稀疏柳树、桦树、杨树的灌丛草地和田间、地头,不喜欢茂密的森林,是典型的河谷草甸灌丛草地鸟类。PT 判断,这只出现在沙头角林场的黄胸鹀很可能是途经深圳,应该很快就将飞回北方繁殖地。

▲黄胸鹀(雄)资料图。 深圳市观鸟协会供图

"黄胸鹀在迁徙时通常会集群活动,但我们在现场只发现了一只,所以也不排除这是一只掉队或者迷失方向的独鸟。" PT 说。同时,由于黄胸鹀在深圳属于罕见候鸟,并且是首次在梧桐山地区被记录,由此可以推断,梧桐山生态保护工作的确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据了解,由于非法猎杀和非法贸易,目前黄胸鹀在国内生存环境堪忧,特别是在广东民间曾长期被错误地宣传可以补肾壮阳、极大地提高男性的性能力,导致被大量猎杀,造成野生黄胸鹀的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目前,黄胸鹀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CR),2021 年,黄胸鹀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一级保护动物。

编辑 庄思嘉 高原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李林夕 王雯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