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东门的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
在深圳人气最旺、历史最悠久的商圈老东门南庆街,有一栋红白相间的民国时期三层建筑。走进里面,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80多年前硝烟弥漫、战火连天的峥嵘岁月,与外面的热闹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这里就是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1983年5月30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作为深圳博物馆分馆之一,经过改造提升,2017年12月28日重新对外开放,纪念馆重新开放至今,已接待参观者近百万人次。目前因为疫情原因暂时闭馆。
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纪念馆负责人黄文明介绍,80多年前,归国华侨、广东人何华益在这栋三层小楼创办了“鸿安酒家”,成为深圳墟上的旅业龙头,何华益也被人称作“鸿安婆”。1938年10月,日寇进犯广东,华南抗战打响。11月底,新四军军长叶挺在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下,接受国民党委任,在鸿安酒家组建东路守备区总指挥部,负责进行深圳乃至东江地区的抗日斗争。在驻留深圳期间,叶挺统筹整合了各路抗日武装力量,对日军频频进行打击。他还亲自前往香港,动员海外华侨为抗战大业贡献力量。12月底,因形势发生变化,国民党当局下令撤销对叶挺的任命,中共中央推动叶挺重返新四军担任军长,该指挥部遂自行撤销。叶挺在深圳地区驻留一个月开展的抗日活动,为深圳乃至华南地区抗日武装力量的整合与建立产生了深远影响,“鸿安酒家”便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郑光明是“鸿安婆”的孙子,他时常会带着自己两个年少的儿子来到纪念馆缅怀祖母在鸿安酒家的峥嵘岁月。这里作为东江游击队总指挥部的司令部和政治部、中共秘密联络点,被永久打上了红色印记。他说,我的祖母何华益祖籍中山,“鸿安婆”是别人对我祖母的称呼,甚至很多人都记不得她本来的名字了。1938年,日寇进犯广东,叶挺将军在深圳墟组建东路守备区总指挥部,我祖母想都没想就把酒家一楼和二楼腾出来了,还带领员工为抗日游击队募集经费和粮食。在祖母的影响下,我爸爸郑福荣也加入了东江纵队,我自己也是退伍军人,我小儿子也说,长大后要和婆婆、爷爷和爸爸一样当兵保家卫国。
郑光明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来东门休闲购物的时候,走进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去看一看,了解先辈们浴血奋斗的历史,铭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的壮举,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珍惜现在的生活。
(来源:深圳商报)
编辑 昌慧 审核 汪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