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悲伤的九月!我们痛心告别十位艺术家

寰球娱乐报
2018-09-29 20:12
摘要

从9月7日88岁的相声大师常宝华病逝,到9月28日54岁的摇滚音乐人臧天朔、84岁的相声名家张文霞、66岁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因病去世,这个九月,注定是悲伤的……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和主持人、相声演员李菁在表演

从9月7日,88岁的相声大师常宝华病逝,到9月28日,54岁的摇滚音乐人臧天朔、84岁的相声名家张文霞、66岁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因病去世,这个九月,注定是悲伤的,因为,我们不仅告别了常宝华、臧天朔、张文霞和师胜杰,还有小提琴家盛中国、评书大师单田芳、表演艺术家朱旭、吉祥三宝父亲布仁巴雅尔、相声名家刘文步,还有粤剧名伶吴君丽。

相声演员常宝华(1930年12月-2018年9月7日)代表作:相声《帽子工厂》

著名的相声大师常宝华去世,孙子常远捧遗照神情哀伤,并且发文悼念爷爷,从爷孙两个一同上春晚,再到现如今的天各一方,爷爷对于常远的影响,是一辈子的事。这更像是喜剧的传承,虽然常远已经不再说相声,但相声对于他现如今事业的帮助,却不可小觑。

常宝华1951年拜相声大师马三立为师,历年来创作(包括合作)相声、小品、快板等形式一百七十多篇,全国各报刊发表五十余篇。授业徒弟包括:赵福玉、牛群、包长春等。退休后仍继续进行创作、撰文、著书、教学。曾参加相声、小品、话剧、电视剧等演出。

中国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1941年—2018年9月7日)代表作: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9月7日,中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因心脏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盛中国祖籍江西临川,出生于重庆,他的父亲盛雪是中国著名的小提琴教授,母亲朱冰从事声乐,他们养育了十一个孩子,其中十个以音乐为专业,共有九人拉小提琴。盛中国是长子。自幼受中外音乐的熏陶和严格的艺术训练。5岁开始随父学琴,7岁第一次公开演奏,9岁时武汉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他独奏的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人的经典作品,向全国广播,听众大为倾倒,称赞他是“天才琴童”。1954年以最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1956年举行的纪念莫扎特诞辰200周年的音乐会上,在李德伦指挥的中央乐团管弦乐队协奏声中,他成功地演奏了莫扎特(Mozart)的《A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他毕业于苏联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代表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作为中国交响乐团国家级小提琴独奏家,盛中国是最早在国际上为中国争得荣誉的小提琴家之一。曾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奖。

盛中国的离开,让人再次想到了不本朽的《梁祝》。著名小提琴大师梅纽因来华访问时曾与盛中国合作演出,并称赞他是“我在中国演奏巴赫双提琴协奏曲的最好的合作者”。

中国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1934年12月17日—2018年9月11日)代表作:评书《隋唐演义》

9月11日,中国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因病在中日友好医院去逝,享年84岁。

1934年底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的这位评书表演艺术家、作家、曲艺世家,在上世纪末那个还没有手机互联网的时代里,以充满激情和趣味的评书播讲,娱乐了几代人的精神世界,当年,单田芳的评书连播,是人们每天都热切期待的节目。每当那独特嘶哑的嗓音响起,天马行空的剧情启动,这位艺术大师就像邻家热情的老人介绍熟人一般,把纵横捭阖的历史英雄们娓娓道来。以至于多年以后,不经意间,多少熟悉的桥段就回荡在心间。

1954年,20岁的单田芳走上评书舞台。1966年,他在“文化大革命”受到冲击,离开了评书舞台,直到1979年5月1日才重返书坛。2007年1月26日,单田芳宣布收山,《老店风云》是他的收山之作。2011年出版自传《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2012年在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典礼上获得终身成就奖。代表作品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三侠剑》、《童林传》、《隋唐演义》、《乱世枭雄》 、《水浒外传》 等评书。单田芳的离世,引发了几代人的回忆,他还曾在9月6日晒出和女儿的这照,没想到突然离世。他于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继承人。从艺50多年来,单田芳表演录制完成111部共1.5万余集广播、电视评书作品,他先后说过传统评书《三国》和《隋唐》等经典作品,以及多部电视评书等,成为大众眼中最精湛的说书人。

88岁话剧表演艺术家朱旭(1930年4月15日—2018年9月15日)代表作电影《刮痧》

9月15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发布消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北京人艺艺委会顾问、离休干部朱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9月15日凌晨2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朱老爷子,一生爱逗趣,抖完包袱,总是自己先声如洪钟地哈哈大笑。1930年出生,1949年毕业,1952年加入北京人艺,88岁的朱旭,经历过时代变幻中的风云与痛苦,也饱尝过寻常生活里猝不及防的击打,但他还是在理情之间,寻摸出了味趣。他认认真真演了一辈子好戏,《晔变》《屠夫》《红白喜事》《变脸》《洗澡》《刮痧》……让他成为后辈濮存昕心中“现实主义典范意义的表演”;他也认真活了一辈子,琴棋书画,花鸟鱼虫,喝酒做饭,打牌唱戏,拉胡琴、糊风筝……在玩物中找到自己的美学志向与人生态度。他留下佳作无数,被称中国荧幕第一父亲,如今,这个爱在北京胡同深处找乐儿的老者,成为很多人共同的追思。

著名内蒙古歌手布仁巴雅尔(1960年-2018年9月19日)代表作:歌曲《吉祥三宝》

9月20日一大早,音乐人科尔沁夫就发文提到了布仁巴雅尔老师的与世长辞。他悲痛地表示:人生无常,天堂草原他日再会。

据了解,9月19日,著名内蒙古歌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一名播音主持人,呼伦贝尔学院院长助理、民族艺术研究院院长及北方少数民族艺术团团长布仁巴雅尔因心肌梗塞猝然离世,享年58岁。

布仁巴雅尔从小在草原深处长大,过着游牧生活。后来,他在北京这个大都市工作了近20年,虽然离开草原已经很长时间,但他对草原一直有着深切情感。他一直在关注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作为城市人的他对草原有着不同于别人的理解与感情,这些都体现在他的歌声中。布仁巴雅尔曾和妻子和小侄女上登春晚演唱过轰动大江南北的《吉祥三宝》,现如今,也因为他的离开,再无吉祥三宝。

天津相声名家刘文步(1936年—2018年9月21日)代表作:《大双簧》

2018年9月21日下午16:30分,相声名家刘文步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逝世,享年82岁。

1936年出生于天津的刘文步,12岁拜相声名家杨少奎为师,学说相声。学习四年,打下了坚实的传统基本功。出师后,在天津声远茶社演出。刘文步从撂地摊儿起步,历经磨难,却从来没有放弃对相声的追求。

1950年,刘文步开始相声表演,兼演双簧。长期撂地摊儿演出使其演出风格与众不同,自成一派。他擅演说逗类曲目和闹活,尤其是在刻画小市民一类的人物时,往往能够入木三分,很见艺术功力。

1959年,刘文步加入天津市红桥区曲艺团,经常在京、津、冀等地演出。十年浩劫中该团解散,刘文步并未放弃对相声艺术的探索和追求。刘文步的相声表演轻松自然,蔫包袱层出不穷,尤其是与观众的感情交流亲切,因而场面火爆,受到普遍欢迎。他曾在众友相声队与尹笑声、张永久等人搭档。后来在哈哈笑相声团与郑福山合作。他常演的曲目有《打灯谜》、《杂学唱》、《批行话》、《借火儿》、《大上寿》、《醋点灯》等。

刘文步始终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天津茶馆相声中,论现场表演和观众反应的火爆程度,刘文步占据了当之无愧的一席。2006年5月7日,这位获得了“百姓喜爱的相声艺术家”称号的老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明了培养相声后备力量的必要性:“相声不能失传!教学生要毫无保留,将自己的本事藏起来没有意义,这只会让相声失去未来。”

刘文步的代表作品有《大双簧》、《树没叶》、《失空斩》、《窦公训女》等。这位曲艺大师还有“双簧第一人”和“太平歌词第一人”之称。

香港粤语片红星、粤剧名伶吴君丽(1934年1月11日—2018年9月26日)代表作:粤剧《双仙拜月亭》

9月26日,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粤语片红星及著名的正印花旦、粤剧名伶吴君丽因病离世,享年84岁。

吴君丽原名吴燕云,广东中山人,19世纪60年代,曾与邓碧云、凤凰女、罗艳卿、余丽珍、林凤等7位粤剧女演员义结金兰,号称“八牡丹””,吴君丽是被称为“白牡丹”,有“玉喉艳旦”之誉。

吴君丽自小爱好唱歌和演戏,是粤剧名宿陈非侬的入室弟子。她曾在“非凡响”、“锦添花”、“丽声”等粤剧团担任正印花旦(第一女主角),擅演青衣及刀马旦角色,演出过由唐涤生编写的多出经典戏宝,如《香罗冢》、《双仙拜月亭》、《白兔会》、《百花亭赠剑》等。吴君丽师承超卓, 唱、 做、念、打均得到平衡发展, 为日后演绎“ 刀马旦”、“ 青衣” 和“ 闺门旦”等角色奠下了成功的基础。吴君丽还曾出演过几十部香港粤语电影和一部TVB电视剧。

吴君丽的离世,也令粤曲爱好者们再度想起了曾经的“八牡丹”,只是美人已去,来生再相逢。

中国著名摇滚歌手臧天朔(1964年3月6日—2018年9月28日)代表作:歌曲《朋友》《心的祈祷》

9月28日凌晨5时左右,中国内地著名摇滚歌手臧天朔因肝癌去世,享年年54岁。

臧天朔1964年出生于北京市,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在中国摇滚乐最辉煌的年代以一曲《心的祈祷》成名。

他享受过追捧和名誉,也因聚众斗殴锒铛入狱六年,出狱时已年近50岁。在狱中失去自由的六年,使臧天朔的生命由起伏趋于平静,也让他从叱咤江湖的狂傲“藏爷”回归到一个普通人最原本的生活状态里。

1984年,臧天朔的音乐处女作《心的祈祷》问世。1987年出版第一张个人专辑《冲入禁区》。1989年正式成立“一九8九”乐队。1991年为“十年减灾”演唱会创作主题歌《太阳、世界、孩子》,获文化部颁发的艺术家奉献奖。1995年7月15日,专辑《我这十年》出版发行,专辑主打歌为《朋友》。1996年为张艺谋导演的《有话好好说》创作并录制电影音乐及主题歌《爱到永远》。1997年9月5日至6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策划并举办了第一次“臧天朔个人演唱会”。1999年1月主演贺岁情景剧《心想事成》。2000年3月31日,臧天朔参加在北京首体举行的《中国歌曲排行榜99年度颁奖晚会》,并获最佳词、曲以及十大金曲三项大奖。2014年9月2日举行主题为“理想不倒,来日方长”的全国巡演启动仪式。

臧天朔豪爽、重感情,出了名地讲义气。圈子里的人习惯称他“臧爷”,很多中生代摇滚音乐人,都或多或少地接受过他的关照。其歌曲代表作《朋友》是他一生看重友情的写照。2016年9月28日,他还担任了系列电影《萧墅老人》的总监制。

臧天朔曾与女摇滚歌手斯琴格日乐有数年的婚外恋情,斯琴格日乐备受伤害。但臧天朔病逝当天,斯琴格日乐写下长诗,表达了对臧天朔的深爱和不舍:“我会永远记得那个音乐着的你,如来生相遇,愿看你健康笑傲的模样。”

相声名家张文霞(1934年-2018年9月28日)代表作:相声《夸住宅》《洋药方》

9月28日上午10:20分,天津女相声名家张文霞因病去世,享年84岁。

张文霞生于1934年,1952年在天津拜相声名家武魁海为师。1956年,张文霞加入天津市南开曲艺团,1956至1970年在天津市南开区曲艺团工作。张文霞是相声名家田立禾之妻。1980年因为女演员说相声被限制而淡出曲艺舞台。

2010年7月张文霞在淡出舞台43年后重登舞台,和与老伴儿田立禾首次表演传统相声《大保镖》,张文霞的出众表现赢得了观众的追捧,夫妇二人将此活儿注入新的元素,包袱“笑果”十足。此后夫妇二人多次合作登台,宝刀不老,还创作上演了新作品《学方言》,其中包含很多网络语言、流行词汇,网友皆叹夫妇二人紧跟时代之能力在同代相声老演员中无人可及。

退休后,张文霞协助爱人田立禾先生挖掘整理传统相声,并且培养相声新人,2007年,张文霞正式收相声演员刘春慧为徒。张文霞和刘春慧师徒也成为曲艺界第二对女师父收女徒弟的典范。此前相声界只有回婉华与马贵荣这一对女师父收女徒弟的先例。张文霞虽然因年老不愿重返舞台,但希望把余热发挥在幕后。

张文霞代表作品很多,比如《夸住宅》、《八扇屏》、《洋药方》等,以贯口活见长。

著名相声演员师胜杰(1953年4月—2018年9月28日)代表作:相声《婆媳之间》《小鞋匠奇遇》

9月28日这一天里,相声界就痛失两位名家。上午,天津女相声名家张文霞离世,很多相声界同仁还未从哀伤中缓过神来,21:43分,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曲艺艺术贡献奖”。生前担任中国曲艺家协会相声艺术委员会主任,黑龙江省曲艺家协会顾问,哈尔滨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因肝癌医治无效在于哈尔滨病逝,享年66岁。

师胜杰出身于相声世家,父亲师世元也是相声名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京津一带颇有名气。1959年,师世元举家北上哈尔滨,出任哈尔滨民间艺术团相声队队长。师胜杰7岁登台,与父亲合说《捉放曹》。观众纷纷鼓掌叫好,还让父子俩返场又说了一段儿。师胜杰和相声的缘分,就这么定下了一辈子。师胜杰是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的的关门弟子,曾和姜昆、侯耀文搭档。他是站在相声历史传承里的人,人生最后的岁月里,他带病担任中国相声专业委员会主任,不为名没有利,就为多给相声做点事情。

师胜杰生前喜欢提携后辈,曾收了李菁、苗阜、高晓攀等徒弟和义子,当年郭德纲拜师侯耀文时,师胜杰曾多次对他加以指点,郭德纲成名后遭到曲艺界排挤、最困难的时候,师胜杰是为数不多的力挺他、给予他极大支持和鼓励的人,在一段和于谦的相声里,他甚至直接公开地说,相声界人士应该要向郭德纲学习。

媒体这样称赞师胜杰:师胜杰把自己活成了一曲相声黄金时代的挽歌。那种大师身上的风范,师胜杰身上还带着几分,但那份大师的风骨,师胜杰是继承了十分的。凉薄世间,相声江湖,有人想做隐士有人想做枭雄,性格是怎样的,命运就会求仁得仁。而师胜杰做到了笑傲江湖……

本来是丰收的9月,这些艺术家们却阖然离世,愿艺术家们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病痛的折磨。

编辑 刘桂瑶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