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优秀基层河长:为了守护一片清流,始终奋战在河道周边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何秀蓉 傅娴 文/图
2021-04-19 17:47
摘要

今年1月—3月,东莞市河长办对全市所有镇级、村级河长2020年度履职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其中,清溪镇有2人获评优秀。

东莞市清溪镇自推行全面河长制工作以来,在河长的队伍当中,涌现出一群兢兢业业的人,他们夏日不畏酷暑,冬日不畏严寒,始终奋战在河道周边,自发的组织清理河道垃圾、文明劝导一切破坏河道的违法行为,这群人便是“河长”。

今年1月—3月,东莞市河长办对全市所有镇级、村级河长2020年度履职情况进行综合考评,最终评定出2020年度优秀镇级河长5名、优秀村级河长10名、后进村级河长2名。其中,清溪镇有2人获评优秀。郑振学被评为2020年度优秀镇级河长,韩志亮被评为2020年度优秀村级河长。

优秀镇级河长——郑振学:守护家乡河  让百姓留住乡愁

郑振学是清溪镇党委委员,担任清溪镇铁场村镇级河长以来,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以“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工作成效,巩固发展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自然水文生态,让当地老百姓既看到“诗与远方”,又留得住乡愁,成为东莞市2020年度优秀镇级河长。

旱坑坝渠是郑振学负责的河涌,也是铁场村生产生活、防洪防汛的重要河流,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要保护好旱坑坝渠,必须以“绣花”功夫全方位保育,还原挚美的生态画卷。对此,结合清溪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的美好蓝图,郑振学牵头制定了“一河一策”实施方案。

在日常巡河中,郑振学注重河道保洁与生态保护。自担任河长以来,他就组织“河湖保洁日”等大规模清理行动,清理河床垃圾0.7吨、清理河岸垃圾1.3吨,岸边杂草16亩,做好了“龙舟水”、台风强对流和极寒潮天气后的保洁工作。

郑振学坚持每天观察,适时调整旱坑坝渠下游壅水坝水位,确保水文生态安全。通过巡河护河,旱坑坝渠河更畅、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水质断面Ⅲ类水水质监测持续达标。

推行全面河长制工作以来,郑振学一边实行铁腕治理,全面遏制旱坑坝渠下游散养家禽现象,处理鸡、鸭、鹅近千只,处理马2匹;全面遏制清洗农药器械现象,约谈农户8人;全面保护水生态安全,没收非法捕捞渔网4张、教育劝退野泳者32人次、野钓人员22人次。

郑振学善于理论联系实践,一边实施政策宣讲,举办大型宣讲会,宣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就河长制工作背景、任务、目标要求作了全面宣讲,引领群众共同参与到河长制工作中来。群众对河长制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意识到保护旱坑坝渠是功利千秋的使命,自愿担任民间河长的群众也越来越多。

随着生态好转,旱坑坝渠的游人多了,售卖奶茶、熟食的摊位也越来越多,摊主自觉实行“门前三包”,消费者都自觉保洁,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河长制工作局面。旱坑坝渠水质更靓丽、水文更安全。如今,这种良好的自然生态,引来了耕山小寨生态乐园的投资,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红利,获得感、幸福感更加殷实。

优秀村级河长——韩志亮:把保护河道的职责勇于担在肩上

在“河长”的队伍当中,有这样一位不为名,不图利,把保护河道的职责勇于担在自己的肩上,利用自己手中的笔和镜头倡导环保理念,抵制各种不文明行为,用实际行动呵护铁场村的一片清流,他就是清溪镇铁场村村级河长韩志亮。在东莞市2020年度基层河长考评中,韩志亮被评定为优秀村级河长。

“咯吱”一声铁门推开,铁场村里的船坑水库龙潭景区呈现在眼前。水库的水清澈见底,在峻岭岩石间湍流,伴随着清风送爽,让人惊讶东莞的一个村庄里还藏着这样的风光。“现在私下来这里玩的游人太多了,为了保护未开发的景区,村里暂时设了道铁栅门。”韩志亮如是说。

铁场村位于清溪镇东北部,处于东莞第一峰的银瓶山脚下,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约860人,外来人口约200人,是清溪进出惠阳的交通门户,也是惠阳、东莞、深圳三地的交会点。背靠东莞最高的山——银瓶山脉,四周分布着蟾蜍山、正坑山、上排山等多座山体,整个村就像置身其中的“聚宝盆”。

为了保护茅輋水库的饮用水水源,30多年来铁场村没有兴建一家工厂,是东莞至今唯一没有工业企业的村。正是这样的“错过”,却恰恰铸就了铁场村作为“生态遗珠”的独特优势和竞争力。自担任村级河长以来,韩志亮就致力于河道保护和河流污染治理工作。随着近年铁场村的生态旅游建设,逐渐吸引群众前来河道、水库游玩参观,很多群众容易把垃圾随手乱扔,造成污染。

为了提升群众素质,改善河道河污染情况,韩志亮每月10日组织发动党员干部、志愿者开展“河道保洁”行动。活动人员分工明确,在岸边的分组捡拾垃圾;在河道中间的利用长抄网打捞水上垃圾,利用半天的时间对旱坑坝渠的垃圾进行了清理。长期如此,党员干部及志愿者们建立了常态机制和应急预案,确保了铁场村河涌的洁净清澈。

2019年1月10日,韩志亮如期组织党员干部及志愿者开展“河道保洁”活动,期间他发现旱坑坝渠河堤损毁,损毁共有3处,损毁落石已滑落到河道中,且原有的人行过道已不能通行。他马上将情况向镇河长办汇报,河长办和水利所立即出动人员前往核实,并安排人员放置警示牌、拉好警戒线,防止过往人员受伤。为了更好地提升广大群众环保护河意识,韩志亮多次利用村民会议、党员会议宣传文明护河行为,他还利用微信群等新媒体的优势,宣传护河爱水先进个人和团体,在铁场村形成了“关爱河流 携手防污”的舆论氛围,呵护了铁场村一片清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韩志亮说:“我们这里是东莞种植面积最大的莞香群落,船坑水库是东莞地区负离子含量最高的区域,还有广缘庵和韩式宗祠等……”对于这些生态人文资源,韩志亮如数家珍。

韩志亮每月至少4次巡河,每次至少半个小时。“治水是一场持久战,作为一名村级河长,巡河护水的工作会一直做下去。”在韩志亮看来,将来发展旅游业之后,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一定会转化为“金山银山”。

(原标题《东莞市优秀基层河长:为了守护一片清流,始终奋战在河道周边》)

编辑 刘桂瑶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李怡天 范锦桦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何秀蓉 傅娴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