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18度的“种业硅谷” 全国近9成的农作物品种育自海南南繁
深圳特区报特派海南记者 吕延涛 肖意 方慕冰 吴德群 蔡青 焦子宇 戴晓蓉/文 周红声 胡蕾/图
2018-09-03 08:08

每年11月份,“80后”的犹召都要告别双亲和妻儿,由万木霜天红烂漫的湖南长沙起飞,目的地是四季如夏的海南三亚——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

在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的犹召,每年都有半年时间,待在北纬18度的南繁——这片位于祖国南端的“种业硅谷”。

在南繁,和犹召一样的农业科研工作人员有近6000人,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的700多家科研生产单位、高等院校、民营科技企业等。他们云集到海南岛南部的三亚、乐东、陵水等市县,前来开展育种、制种等农业科研工作,让一颗颗“金种子”从中国走向世界。

“杂交水稻成功的一半功劳属于南繁”

南繁育制种,指的是利用海南冬春季、能够满足种植物周期生长繁殖的独特气候条件和生物资源,从9月至翌年5月,进行农作物品种选育加代、适应性观察、种子鉴定评估、扩繁和种子生产等活动。

“只要是做水稻育种的,都会到南繁加代。”在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柯用春接受本报专访时说,“新农作物品种的选育一般需8至10代。在内地,一般一年只能完成一代,但在海南南繁基地,一年可以完成2至3代。”

在南繁综合实验基地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道路。

通过南繁进行新品种的鉴定、品种试验、亲本扩繁,大大加快了优良新品种推广的步伐。

“中国水稻育种发展遥遥领先于世界,而杂交水稻成功一半的功劳属于南繁。”这是87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充满自信而自豪的话语。

今年7月,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技术人员指导印尼大学生进行水稻直播。(通讯员  杨宁 摄)

事实上,自1976年开始,全国推行杂交水稻,到了1998年,全国一半的稻田都在种杂交水稻。近半个世纪以来,南繁种业为全国农业发展,尤其是解决中国13亿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育自南繁的省级农作物品种占比超过九成

登上三亚南滨农场宿舍楼顶,环视四周,玉米研究中心、鹤壁农科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玉米育种单位依次映入眼帘。

每年3月,南繁的玉米进入了收获期,穿着白大褂的育种人员顶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穿梭在田间。这里汇聚着“浚单20”、“登海605”、“京科968”等最近研究出来的高产良种玉米,进一步丰富了老百姓的餐桌。

技术人员仔细检查不同药剂对病菌的功效。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在海南从事哈密瓜南繁育种时,选育出适合海南种植的品种,研究出了配套的栽培技术,让哈密瓜“南移”,实现了哈密瓜在海南高产高效。如今,哈密瓜在海南已发展到年种植面积近10万亩、产值20亿元的规模。

西甜瓜产业是南繁院建院后最早研究、推广的设施农业。2006年底,西甜瓜实现了亩产值超过2万元。目前海南种植西甜瓜约30万亩,年产值约50-60亿元,成为海南冬季高效农业的新名片。

“我们从南繁品种中选育推广的优质青瓜品种,每斤比其他品种贵0.3元,深受农户喜爱。”柯用春说,为进一步加速南繁成果本地转化,该院还于2016年开展豇豆的“南育北繁”,培育自主优质豇豆品种在三亚推广,2017年豇豆种子销售额超过200万元。

“南繁作物种类扩展到水稻、棉花、小麦、油菜、西瓜、哈密瓜等30余种,此外还正向水产、动物禽畜、中草药、花卉、果树、食用菌等新领域不断拓展。”柯用春告诉记者,最近10年,主要农作物中,由中国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中有1345个出自南繁,占总数的86%;由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育自南繁的占比超过九成。以南繁基地为引领,我国一批区域性良繁基地巩固发展,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良种覆盖率超过97%,我国农作物供种保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5%。

“金种子”从这里走向世界

“南繁育制种基地是国家宝贵的农业科研平台,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

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是南繁一直以来的前进方向。

近年来,南繁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广。

行走在国家杂交水稻三亚南繁综合实验基地,放眼望去,漠漠水田飞白鹭,100亩超级杂交水稻展示田蔚为壮观。艳阳下,柯用春细致地为我们讲解水田中的杂交水稻品种和特色。

综合实验基地育种的杂交水稻长势良好,蔚为壮观。

“我们利用南北穿梭进行育性选择、繁殖加代的两系杂交稻育种技术,育成培矮64S、广占63S及Y58S等系列两系不育系,使我国杂交水稻始终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柯用春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南繁也更积极地“走出去”,与印尼梭罗大学高校、泰国宋卡滨海研究院,以及意大利SAPISE公司、越南越庄农业公司等开展水稻育制种交流,积极推动与澜湄国家在农业、科研、教育、经贸方面的合作,为东盟国家6亿人口提供前沿农业良种和技术,让南繁成为驱动三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助力海南农业转型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4月12日,“首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在三亚举办,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10位院士同台论“稻”,多位行业专家围绕创新“稻”、产业“稻”和国际“稻”展开热烈探讨,为水稻育种科技创新方向、稻种稻米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水稻产业走向世界的发展路径等提供创新思路,为推动南繁发展、推动中国水稻引领世界、保障世界粮食安全提供智力支持,进一步扩大了南繁的国际影响力。

“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南繁人牢记总书记嘱托加快种业发展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激励着一代代南繁人在新时代奋力拼搏、再创佳绩。

今年4月12日下午,阳光明媚,清风拂面,三亚南繁综合实验基地内,喜看稻菽千重浪。在海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南繁,同袁隆平等农业技术专家一道,沿着田埂走进“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展示田,察看水稻长势情况。

“总书记刚下车,现场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8月21日,走进国家杂交水稻三亚南繁综合实验基地,向本报海南采访组一行介绍当初情形时,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柯用春依然心潮澎湃。他说,总书记微笑着走过来,逐一与大家握手,感觉特别和蔼可亲。随行过程中,柯用春向总书记汇报了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的新品种水稻展示情况。

在国家杂交水稻三亚南繁综合实验基地,柯用春院长向本报特派记者介绍水稻育种情况。

调研中,总书记听得认真、看得仔细、问得专业、点评到位,让在场的人们很是敬佩。“总书记很关心种子出口问题,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种业发展的方向。”柯用春说,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南繁要把水稻成果等具有优势的品种更好地推出去,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南繁人应有的更大贡献。

柯用春所任职的三亚南繁院,从当初仅有十几个人的团队不断发展壮大,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上默默耕耘,用行动践行着“艰苦卓绝、拼搏进取、创新创业、求真务实”的南繁精神。

当天一同出现在现场的,还有“80后”的农业技术人员犹召。作为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0届毕业生,犹召现在成了四川农大的骄傲,也成了四川农大学子朋友圈里的“明星”。

“80后”的犹召是南繁众多农业科研人员中的一员。

忆起当时和总书记在田间交流的细节,犹召至今印象深刻。“总书记紧紧握住我的手,有近10秒钟时间,我也舍不得松手。总书记关心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让我觉得特别亲切和感动。”犹召说,“总书记话语亲切,声音温和,激励我们为中国种业加快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青春力量。”

一顶草帽、一件印着“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服、一双胶皮套鞋、一个大水壶……这是每个在南繁工作的农业科研工作者必备装备。一张黝黑的与实际年龄不符的脸庞、一幅壮实的身板,这也是成为南繁人的“标准配置”。

长年累月的田间作业,给柯用春、犹召他们的脸上镀上一层古铜色。柯用春来南繁已13年,30岁的犹召已经在农业育种领域耕耘了8年,“我们都还将在南繁把梦想继续下去。”

“我只是众多农业工作者中普普通通的一名科研人员。”犹召说,总书记对中青年农业科研人员的关怀与鼓励,让广大农业工作者信心更足,更加坚定我们立志扎根科研育种事业,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

柯用春和犹召的身后,是满眼碧绿的大片稻田,正在灌浆的稻穗随风舞动,白鹭翩跹,到处一派盎然生机。

省市合力加快建设南繁科技城

“加快建设南繁科技城,不断提升南繁科技创新水平。”

按照海南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目标,海南将南繁育种与深海科技、航天科技一并列为海南“陆海空”领域的重点发展项目,提出要抓好南繁育种科技城建设,培育南繁国家实验室、南繁基地科研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提升南繁科技创新水平。

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技术人员对秧苗进行植物生长剂试验。

据悉,南繁科技城计划建设用地约4950亩,基本上能保证未来10年到20年发展的用地问题。

为加快南繁发展,海南省和三亚市正全力推进南繁科技城项目。

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南繁基地建设,要求在落实国家南繁规划基础上,创新体制机制,做好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国际化等“五化”文章,重点培育建设“一城一室八中心” 即南繁科技城、国家南繁实验室、关键技术中心、知识产权和信息服务中心、国际学术交流与培训中心、总部经济基地、国家种子进出口检验检疫中心、国家南繁博物馆、数据中心、国际种业交易中心等8个中心。

“完善服务,加快建设南繁科技城!”

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三亚市规划、国土等多部门积极行动,遵循“难度小、推进快、成本低、距离近”等原则,提供最完善的科研服务、田间服务,按时间节点加快推进南繁科技城的选址等前期相关工作,力争尽快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

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柯用春:

“搞农业科研的人晚上睡得特别香”

“我们搞农业科研工作的人,常年在地里忙活,虽然辛苦,但晚上睡得特别香、特别踏实。”说这话时,“80后”柯用春的脸上露出朴实的笑容。

这已是柯用春来南繁工作后的第13个年头。

从三亚市农业局一名主任科员,到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柯用春将自己的青春岁月投入到南繁事业中,籍贯江苏的他如今已变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南繁人”。

▶积极搭建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两座桥”

“我们要搭建两座桥,一座桥是通过南繁把全国农业人才、良种、技术汇聚到三亚。另一座桥,则是通过三亚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点城市以及海南自贸试验区的‘排头兵’,将南繁基地科技成果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柯用春形象地打了个比方。他说,南繁位列中国农业科研的最尖端领域,人才资源优势需要充分发挥出来,可以一方面借助南繁加强自身品种的更新换代,促进良种培育,另一方面挖掘南繁周边资源,如开展稻种种权交易、信息交流、发展循环农业等,打造种业创新高地。

▶规划新建核心区2.5万亩保障南繁用地需求

在南繁基地发展过程中,如何突破用地瓶颈呢?

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当时的农业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海南省政府联合编制印发了《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规划(2015-2025年)》。两年多来,规划落实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其中,共划定了南繁育种保护区26.9万亩,核心区5.3万亩,配套服务区745亩,实行用途管制、严格保护。”柯用春说,为保障南繁科研新增用地的需求,规划新建核心区2.5万亩。目前,已经完成签约落地近9000亩。

▶扩大市场和吸引人才相辅相成

一批又一批的育种专家是南繁发展的关键。

“虽说每年有6000多名专家学者候鸟般汇聚在南繁,但留住人才仍然是南繁发展大计。”柯用春说,平台是关键,建立南繁科技城作为创新主体,吸引企业入驻,对人才流入有着积极的带动作用。此外,扩大市场对于吸引人才也很关键。三亚南繁基地的新品种销售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与缅甸、印尼明确了长期稳定的农业合作关系,为当地输送前沿农业技术,促进农产品贸易发展。其中,缅甸建立的3000亩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刷新了该国平均单产和最高单产纪录。

2017年3月,来自印度尼西亚梭罗大学的农业专业学生进入三亚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学习水稻育种知识。这是该院首次接纳外国留学生入院学习。在此之前,三亚南繁已接纳了来自非洲、美洲及东南亚等地区的科学家组团“取经”。柯用春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三亚还积极推动与澜湄国家在农业、科研、教育、经贸方面的合作,为东盟国家6亿人口提供前沿农业良种和技术。

编辑 高原

(作者:深圳特区报特派海南记者 吕延涛 肖意 方慕冰 吴德群 蔡青 焦子宇 戴晓蓉/文 周红声 胡蕾/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