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深圳•探秘自然”户外实践暑期活动举办

读特记者 林洲璐 文 胡蕾 图
2018-08-25 09:53
摘要

在这个迷人舒适富有诗意的时节,为了让孩子们探索自然智慧,掌握记录自然的方法,加强对动植物自然朋友的兴趣,同时让家长们与孩子共度探秘自然的亲子时光

夏末的酷热逐渐消散,初秋的微风送来一丝凉意。在这个迷人舒适富有诗意的时节,为了让孩子们探索自然智慧,掌握记录自然的方法,加强对动植物自然朋友的兴趣,同时让家长们与孩子共度探秘自然的亲子时光。8月24日下午,深圳图书馆组织开展了“博物深圳·探秘自然”——户外专场实践活动,共有28组6-15岁的亲子家庭报名参与。孩子与家长们第一次带着探索的思考走近进莲花山公园,走近大自然,探索自然的神奇,亲近大自然的神秘与美好。

活动以一个互动游戏为开场,生动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逐渐消减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开始融入莲花山公园的自然环境中。老师们用“植物寻宝”这一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开启了自然寻宝的旅程。粉纸扇,菩提树,会痒痒的紫薇树,长胡须的榕树,建筑在树枝的蚂蚁窝,刺手的剑麻可以用来做麻绳,非洲蜗牛竟然有2800颗牙齿,长得像小提琴叶子的琴叶珊瑚,雌雄同体而生的苏铁,古人用来做铃铛的夹竹桃科植物黄蝉竟然也是城市尾气的“清道夫”……孩子们历经了植物寻宝的奇妙旅程,对自然中的动植物朋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孩子们在家长与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在实践中印证科学理论,一些小朋友联想起生物课堂上老师对植物的讲解,这让他们对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有了更为直观深刻的理解。家长们需要与孩子协作,引导孩子们发现与收集不同种类的植物,植物寻宝环节寓教于乐,使家长与孩子在探秘中增强了彼此之间的默契,有效交流了亲子双方的感情。

随后进行的艺术创作,是用活动中收集的植物素材结合石膏,制作属于自己的“自然化石”。在家长们的鼓励下,小朋友们分组协作,共同完成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作品,夕阳为绿意盎然的莲花山公园镀上了一层温和的金光,家长与孩子们围坐成一圈,分享这一趟自然之旅的欢笑与收获。孩子们收获了新的体验与知识,家长们参与进孩子们的学习与探索之中,尽享亲子美好时光。

“博物深圳•探秘自然”——户外实践暑期专场活动是深圳图书馆暑期缤纷季品牌活动的一次尝试与创新,在凉爽的夏末初秋,首次以户外探索的形式,带领家长与孩子们探秘大自然的神奇,以莲花山公园的一草一木为实例,将枯燥的自然科学理论知识通过直观而生动的方式传授给小读者们,促使孩子们渴求阅读更多的生态科普类书籍,走近大自然,探索自然的神奇,亲近大自然的神秘与美好。同时,此次活动弘扬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设身处地教育孩子与家长们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珍惜自然赐予的丰饶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让参与本次活动的市民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的交互关系,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等新型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入大众的意识中,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深入人心,让观念引导行动,从而提醒公众履行保护生态的社会责任,更好地还以自然宁静、和谐与美丽。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林洲璐 文 胡蕾 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