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期旅游高峰,通过方便快捷的在线短租平台订房已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有的短租房与平台上发布的位置、房间条件等信息严重不符,有的设施陈旧、无证经营,存在多种安全隐患。一些在线短租平台对房源把关不严,只需简单几步就可注册发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发展迅猛,也带来了大量的住宿需求。作为酒店行业的补充,在线短租房也开始获得较高的关注。比起传统酒店的住宿方式和刻板风格,短租房更加个性化、时尚化、自由化,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住宿需求,因而集聚起大量活跃流量。在"共享经济"遭遇挑战的当下,在线短租行业反而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本地化的生活体验和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按下了发展的"快进键"。
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18年在线短租市场交易额预计将达到169.6亿元。在线短租房"火"了,与此相关的消费投诉也日益增多,不少消费者感觉被"坑"了。例如,有些短租房在预订时"看起来很美",现实中却大打折扣,房间设施和卫生条件等与照片严重不符;有些短租房的位置信息与平台描述存在较大偏差,给入住者带来不便和麻烦;还有些短租房设施陈旧、无证经营,存在多种安全隐患。某平台房源被曝装有针孔摄像头、上戏学生毁房事件、12房客毁房事件……在线短租房的"丑闻"屡见报端,行业发展也遭受质疑。
事实上,在线短租房存在乱象本来就是意料之中。其之所以受青睐是缘于个性化的入住体验,而这种"个性化"往往也是行业"不规范"的预警,在迅速扩张发展的道路上"短板"越发突出。在线短租行业属于非标住宿产品,这一属性令房源品质差异大,只能依靠平台及商家的自律,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用户难免会有较大的心理落差。与此同时,在线短租房行业在"先天条件"和"后天条件"上都面临着多重尴尬,行业法律法规制度保障缺乏、平台监管机制有待完善、市场信用体系缺失、平台企业文化品牌建设不足等等,这些都是在线短租行业规范化管理的掣肘。
整治在线短租房的乱象,关键在于补上规范化的标准体系。诚如专家所言,互联网平台可以通过财产、人身安全保障方案及身份识别等手段,建立完善的房东、租客个人信用档案登记制度和规范的个人信用评估机制,交易双方可以根据累计评价和信用评级来进行双向选择。商家应依法诚信经营,平台应朝着传统的酒店行业服务标准看齐,这是一个成熟和理性的市场的必由路径。但这个目标的实现依托于一个"大前提"——健全的法律体系和监管体系。只有对这一行业进行明确界定,制定市场准入制度、在线短租房管理办法、行业诚信管理规范等进行统一规范管理,才能从源头上规避风险,推动这一行业稳健成长。
编辑 赵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