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芝出生在四川,后跟随父亲辗转辽宁鞍山,1985年到深圳的时候她才6岁。她有一张和母亲的合影,背景是他们在深圳的第一个家——通新岭附近的一个临时铁皮屋,“那时候附近都很空,完全不像现在这么繁华。”
从红岭小学到桂园中学,黄云芝的中小学生涯是在深圳度过的。1996年高中毕业后到成都读大学,毕业后又回到深圳。
对于学生时代的黄云芝来说,随身听有着抹不去的专属记忆。
“90年代风靡的随身听,陪伴我走遍大江南北。听音乐学英语,收听无线电台听新闻学粤语,后来它被MP3取代,如今又被智能手机取代。” 黄云芝回忆说,当时的随身听基本都是进口货,她用过的两台分别是SONY和Panasonic品牌,至今还保留着。
在桂园中学读书时,班里很多是深圳本地人,黄云芝就开始学粤语,那时候主要是通过随身听收听粤语电台学习发音。
随身听这一用就用到了大学,大学时要考BEC(商务英语),黄云芝至今还保留着几盘剑桥国际商务英语磁带。之后,电子设备越做越小,随身听逐渐发展成小型MP3样式,苹果的IPOD也流行过很长一段时间。
而今天,科技的迅猛发展已经大大改变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比如黄云芝11岁的儿子,接受能力已经很强,什么样的高科技电子产品到他手上,没一会儿就学会怎么用了。“他们现在都是一个手机解决很多问题,包括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可以掌上完成。”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林捷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