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公布了今年下半年补短板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投资规模达数万亿元。专家认为,在中央基建补短板要求下,各类基建投资计划将加快落地,下半年基建投资有望超预期。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表示,整体来看,我国传统的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基建项目已经接近饱和,因此今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将重点服务于基建投资补短板。具体来看,针对未来三年精准扶贫和污染治理等两大重点任务,未来基建投资的短板将可能重点集中在贫困地区的交通网络设施、水利防灾设施、城市地下管网和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然而,在这些领域的基建投资更主要是一种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无法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回报,因此中央财政的国债项目、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项目、地方政府债券或专项债可能会成为下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发力点。另外,积极吸引社会资金,继续推进少部分能实现稳定现金流和投资回报的基建补短板投资的PPP项目,也是弥补财政资金缺口的重要方式。
一、宏观面
1、即将到来的9月,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将再进一步,A股纳入MSCI的比重将升至5%;近日,商务部也发布了进一步吸引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的相关政策。对此,有券商人士表示,A股市场的不断开放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预计后续会有更完善的制度措施约束上市公司和投资者行为。
2、7月进口、出口同比增速均超预期,进口增速继续快于出口,且创下近半年以来新高。这表明当前外贸形势总体仍保持稳定,预计后续贸易顺差将持续收窄。
3、8月8日,港交所在香港举行了2018年上半年业绩发布会。数据显示,上半年港交所集团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并创下半年度新高。
4、央行对部分险企开展稳健性评估,重点摸底资管业务。除了银保监会的三个现场检查外,一些保险公司近期还迎来了央行的稳健性现场评估。央行某分行针对法人保险机构下发通知,对其进行稳健性评估。此次稳健性评估重点内容有三方面:一是公司经营的全面稳健性,二是资产管理业务,三是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情况。
5、有消息称,在铁路机车车辆投资增长及基建潮加速推进的刺激下,2018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将重返8000亿元以上。据国家铁路局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7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均超过8000亿元。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27.1亿元,同比增长0.1%,完成2018年年初任务目标7320亿元的42.7%。
6、财政部实行的3年地方债券置换工作计划将于8月份收官。记者获悉,福建省率先完成了全部债券置换工作。目前,各地尚未置换的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还有0.63万亿元。
二、中观面
1、今年以来,为减少A股“随意停”“任意停”现象,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申请停牌理由审核更加严格。据统计,截至8月8日A股共有122家公司停牌,不足去年同期一半,其中56家停牌在60天以内,停牌家数和平均停牌天数均下降明显。监管层对于肆意停牌的恶疾严肃治理将成为常态。
2、截至8月8日,包括A股和港股市场的28家房企公布了前7月销售数据,累计销售金额达24340亿元,同比增长38%。相比1-6月的36.5%增幅,上述28家房企销售额增长加快。
三、微观面
1、8月20日,诚志股份将召开201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神奇的是,本次股东会将审议的《关于公司签订<投资并购协议之补充协议二>的议案》实际上早在去年9月就签署了,不仅是晚披露了11个月,而且还存在程序、效力等一系列问题。诚志股份上述问题的暴露源于监管关注,而引发监管关注的,是公司所并购的宝龙环保的业绩承诺失约。
2、国家基因库主任、华大农业董事长梅永红的去向再起波澜。据了解,华大农业是华大基因集团的第二张“王牌”,华大早有将农业板块扶持上市的计划。此次梅永红出任两家公司的统筹,意味着华大正谋求与碧桂园的合作实现快速发展,华大基因的这张农业牌的“牌面”正露出水面。
3、7月份以来股价跌幅逾七成,兴源环境控股股东遭遇2次强平。8月份以来,兴源环境连发两则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所持部分股份遭遇平仓被动减持,引来了市场和投资者的关注。截至8月8日,7月份以来公司股价累计跌逾七成。
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