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起内地澳台抵港者需统一检测

香港商报
2021-04-01 11:05
摘要

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及夫人、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和前律政司司长梁爱诗等多名政界人士3月31日先后到政府总部接种第二剂科兴疫苗。

3月31日,香港疫情波澜不惊,不过还是有一宗本地无源头病例出现。为免不同的检测安排造成混淆,特区政府3月31日宣布,将于4月1日统一规定从中国各地区,包括内地、澳门及台湾抵港的人士接受新冠病毒检测的安排。当然最值得关注的还是董建华梁振英两位前特首及多位政界人士接种第二剂科兴疫苗。

政府公布,接种计划开展以来,已为市民接种共约505000剂疫苗。当中约461000名市民已接种第一剂疫苗,包括约309700名接种科兴疫苗,约151300名接种复必泰疫苗。约44000名市民已接种第二剂科兴疫苗。

董建华梁振英接种第二剂科兴疫苗

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及夫人、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和前律政司司长梁爱诗等多名政界人士3月31日先后到政府总部接种第二剂科兴疫苗。董建华在接种后笑言,“梗系唔痛啦,都唔觉得(已接种)”,又鼓励在场其他朋友尽快接种。梁振英在接种后表示,打两针之后都无任何不良反应,对疫苗有信心,呼吁市民尽快接种。此外,当局称如无意外可望下周初恢复接种复星疫苗。

下周初有望恢复接种复星疫苗

特区政府因包装瑕疵问题,上周三起暂停接种复星疫苗。代理商复星医药早前向政府递交调查报告,不排除与长途运输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有关,强调无证据显示已抵港的两个批次存在安全风险。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3月31日于社交媒体表示,政府已经与疫苗代理商复星紧密联系,跟进新一批疫苗的付运安排,若一切顺利,下周初有望恢复接种“复必泰”疫苗。

他另重申专家委员会已经多次澄清死亡事件与疫苗无因果或直接关系,有疑虑的市民接种前可向医生咨询健康情况后再作决定。

复星医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以芳接受传媒专访时表示,由于部分疫苗药瓶封盖包装有瑕疵,复星疫苗已在香港地区暂停接种。根据初步调查结果,没有证据显示批次为210102及210104的疫苗存在安全风险,而后续调查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当中,涉事批次处理办法也将在不日内向公众公布。他续指,疫苗在内地的II期临床试验也在推进当中。

康复者6个月后可打疫苗保护

此外,卫生防护中心总监林文健3月31日称,针对已康复确诊者接种疫苗的处理,防护中心联同专家委员会发布建议,在出院后90日接种一剂复星疫苗,而国家卫健委亦建议康复者可以在6个月后接种一剂科兴疫苗。他指,因康复者对病毒有6至9个月的抗体,故出院后可以在至少90日内须接种一剂复星疫苗。国家健康卫生委员会日前建议,康复者6个月内接种第一剂科兴疫苗。若康复者早于建议时间前已经接种一剂疫苗,不论疫苗是复星还是科兴疫苗,均毋须再接种第二剂疫苗。

香港新增1例本地源头不明病例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完全受控,3月31日新增6例确诊,包括1例本地源头不明病例,这是连续3日都只有1例本地确诊,至今累计共11467例确诊病例;另有逾10例初步确诊。另因应疫情放缓,特区政府同日公布最新社交距离措施,各类康乐设施4月1日陆续重新开放。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表示,新确诊病例包括2男4女,年龄为26至53岁。源头不明病例患者是1名25岁男子,在砵兰街46至52号一间公司担任物业管理文职工作,3月29日不适,其后确诊,患者10多名同事亦需要检疫。患者平日工作要到由公司负责管理的不同楼宇巡视,潜伏和传染期曾到过九龙城衙前围道88号及96号、红磡曲街33号及油麻地西贡街2L号,上述楼宇需要强检。此外,患者居于西环均益大厦第3期B座,该大厦亦在本月17日曾因有住客确诊而需要强检,当时患者亦有接受检测但呈阴性,由于其他所住单位与早前确诊单位同座向,当局会派专家视察有否环境传播风险,大厦要再强检。

均益大厦3期B座10室须强检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中心)表示,鉴于西营盘均益大厦第三期B座近期出现涉及两个不同楼层10室单位的4例确诊病例,中心正积极跟进调查病例的感染是否有关联,以阻截病毒进一步扩散的潜在风险。中心已协调相关政府部门,3月31日晚到均益大厦第三期B座相关楼层及单位视察,调查及审视病例的感染是否存在环境因素。在咨询专家意见后,中心决定采取审慎的感染控制措施。除了有患者的两个单位,卫生署会向均益大厦第三期B座所有楼层的10室单位(即2至23楼)没有病征的住户发出检疫令,并安排他们入住检疫中心。若住户出现病征,会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至于5例输入病例分别1例来自土耳其、3例来自菲律宾及1例来自美国,除土耳其外,其余4例患者均感染N501Y变种病毒。

装修工人酒楼员工初步确诊

初步确诊病例方面,大部分为输入病例。暂有2例源头不明病例,第一例患者为23岁天花装修男工人,其公司在旺角广东道1131至1133号,居于油塘油丽智丽楼,亦曾到观塘宏利金融中心B座、新都城2期及太古坊工作,一同工作的同事须接受检疫。第二例患者为56岁女士,在湾仔金御海鲜酒家担任楼面,居于北角五洲大厦,每周工作2至3天,上班时常同其他同事进餐,相关人士须接受检疫。

医管局就表示,基于现时疫情渐趋稳定,当局将于4月1日起交还亚洲国际博览馆1号馆及2号馆。至于亚洲国际博览馆8号馆及10号馆为保留作后备治疗设施。

泳池人数不得超过三成

此外,康文署宣布,更多康乐和文化场地由4月1日起陆续重新开放,重开的康乐设施包括户外儿童游乐设施、部分公众游泳池和刊宪泳滩,泳池入场人数不超过可容纳人数的三成,而任何人身处泳池内须一直佩戴口罩。在文化设施方面,各表演场馆辖下设施将于1日放宽入座或使用人数至七成半。除海防博物馆之外,所有博物馆周五起将重新开放部分展览设施及公众节目,并限制参观人数;科学馆及太空馆将实施分段入场;全港32间小型图书馆周六起重开;中央图书馆及6间主要图书馆下周三会恢复正常开放时间。

宗教聚会恢复不得饮食

政府31日凌晨刊宪,放宽部分防疫措施,将宗教活动纳入“限聚令”豁免范围,参与人数上限不可多于场地可容纳人数的三成,活动期间不能供应一般食物或饮品,属宗教仪式一部分的除外。

另因应香港多次爆发食肆感染群组,政府早前成立食肆换气量规定工作小组,以落实《预防及控制疾病规例》第599F章中,订明提供堂食的餐饮处所在换气量或空气净化设备方面须遵守的规定,即提供堂食的餐饮处所须在4月底前把换气量提升至最少每小时6次,或安装空气净化设备。工作小组主席源柏梁31日召开记者会交代工作进展,指出食肆如有困难,未能在限期前完成增加换气量工程,可以向政府申请延期,以争取足够时间去满足法例要求。

餐饮街市摊档从业员免费检测

食环署又宣布,为达致“应检尽检”,会继续为特定群组,包括高接触群组的餐饮业务前线员工、街巿摊档从业员及驻场人员、持牌小贩及冻房从业员等,安排免费检测服务。计划的网上登记截止日期已延至4月30日,曾经登记并已接受检测的高接触群组亦可再次登记。

港府4月1日起统一内地澳台扺港者检测

特区政府3月31日宣布,将于4月1日统一规定从中国各地区,包括内地、澳门及台湾抵港的人士接受新冠病毒检测的安排,以免不同的检测安排造成市民混淆;抵港人士需要在抵港时或抵港第2天及第12天接受检测。

抵港时或翌日及第12天检测

特区政府将就《预防及控制疾病规例》第599J章下的强制检测公告刊宪,规定4月1日起,任何经陆路边境管制站抵港时须强制检疫人士,以及按“回港易”计划抵港而获豁免强制检疫的人士,均须在到达香港的第2天及第12天进行检测。

此外,经机场抵港并须依法进行强制检疫的人士,除抵港当天接受“检测待行”外,亦须继续在到达香港后的第12天进行检测。特区政府会相应修改获豁免强制检疫人士的豁免条件,将抵港后的检测纳为豁免条件之一。

受检人士须在到达香港第2天及第12天按指引使用检测样本收集瓶,收集深喉唾液样本,并于当天交回收集瓶作检测。

至于不需检疫人士,包括经“回港易”计划抵港或获豁免强制检疫人士,可自行选择于抵港第2天及第12天到社区检测中心进行检测。

(原题《董建华梁振英接种第二剂科兴疫苗;今起内地澳台抵港者统一检测》)

编辑 秦天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张雪松 李林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