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7万户!深圳商事主体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创业密度也是全国第一
读特记者 何泳
2018-07-07 21:14

今年上半年,深圳市GDP持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主要得益于商事制度改革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释放市场活力,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发挥的积极作用。据深圳市企业注册局统计:1 至6月,全市商事主体总量达到319.7万户,继续保持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商事制度改革为持续推动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截至2018年6月,我市正式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64个月,新登记商事主体超过256.3万户,超越特区建设30年登记量总和(63.4万)的4倍。按市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深圳市2017年常住人口1252.83万人计算,深圳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55.2户,拥有企业149.5户,创业密度高居全国第一,对服务我市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强。

据企业注册局专家介绍,上半年,我市新登记商事主体247679户,其中企业154759户;新登记外资企业9425户,延续去年9月份以来外资登记大幅增长的趋势,同比增长173.5%。

我市各区新增企业情况如何?从企业分布区域来看,宝安区、南山区、龙岗区分别位列企业总量排名的前三位,三区企业总量之和占全市的57%;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分别位列个体户总量排名的前三位,其中宝安区和龙岗区的个体户总量之和占全市个体户数一半以上,达52.6%。“

“各区行业分布特色明显。” 企业注册局专家分析:批发零售、商务租赁两大行业在各区均占较大比重,除此之外,南山区、福田区侧重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业等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罗湖区、大鹏区侧重于居民服务业;盐田区依托港口优势,交通运输等物流类企业较为集中;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光明区、坪山区等传统制造业企业集中地区从事制造业的企业占较大比重。

上半年,新登记企业第三产业比重超过九成,占93.1%。新登记企业行业高度集中于批发零售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及信息传输业三行业,占企业的七成多;我市新登记生物、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节能环保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共13760户。

我市除积极培育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外,还大力发展海洋产业、航空航天、生命健康、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等四大类未来产业,培育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未来产业集群。1至6月,我市新登记未来产业企业1289户,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编辑 耿超逸

(作者:读特记者 何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