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5月23日算起,沪指这一波调整已累计下跌13%,期间累计跌幅20%以上的有1201只个股,占可交易A股的比例达35%。调整行情中,市场的恐慌情绪会加剧,而恐慌也往往伴随着底部的产生,数据宝6月底就曾将目前和市场各低点的特征进行对比,发现当前估值指标已低于上一个底部。与此相对应的是,近期股东增持、回购等行为也大幅增加,外资也在加速流入A股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下,陆股通成为外资进入A股市场的重要通道。
月度净买入金额方面,5月份陆股通合计净买入508.51亿元,6月份,陆股通累计净买入金额284.92亿元。两个月净买入近800亿 调整行情北上资金加速流入。统计显示,6月份陆股通累计成交4371亿元,是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月度成交金额最多的一个月份,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当前外资在A股市场保持着较高的活跃度。
一、宏观面
1、央行两度释疑,人民币贬值焦虑初步平复。针对外汇市场出现的一些波动,央行行长易纲和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7月3日做了表态和回应。易纲当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近期外汇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我们正在密切关注,这主要是受美元走强和外部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有些顺周期的行为。
2、封堵限购漏洞,四城收紧企业购房。西安、长沙和杭州对待企业限购采用的是“一刀切”做法,即只要在限购区域,一律暂停向企事业单位销售新房、二手房。而上海则对企业购房提出明确的相应条件。如对企业购房资格的限制,能够较好地规避单纯为“突破”限购而新成立企业买房的行为;将限售年限提高至5年,能更好地消灭投机性购房行为。
3、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3日出席债券通周年论坛,系统介绍下一阶段债市改革、开放的制度安排。他指出,建设一个更加开放透明、安全高效,具有深度、广度的债券市场,是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
4、记者获悉,新型保险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下称税延养老险)产品6月开售后,相关资金运用的细则也将随之明确。这意味着,税延养老险资金作为新增资金,有望进入资本市场。
二、中观面
1、自6月中旬上证综指跌破3000点关口以来,A股上市公司纷纷祭出增持、回购、分红等“护盘”大招。其中,股票回购是今年以来上市公司重要“利器”,大手笔回购频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313家上市公司耗资135亿元回购股票,创历史新高。
2、7月3日,一家私募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所有投资人员正忙于调研上市公司,相关日程近期已排满。公司准备发行两只私募产品,主要投资方向为消费升级、智能制造等领域。现阶段发行新产品,是判断现在市场位于底部,指数的绝对低点难以判断,但很多景气度高的产业个股未来向上空间较大。
3、昨日,大盘探底出现反弹,市场底部是否已经出现?记者经多方采访了解到,作为市场上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保险机构的看法相对乐观。
4、游戏公司A股两年零上市,扎堆转道赴港IPO。近年来,教育类公司纷纷选择赴港IPO,成为外界关注热点。其实在教育行业之外,游戏行业公司今年来也开始扎堆转道赴港首次公开募股(IPO)。
5、A股上市公司5年累计现金分红4.47万亿元。 7月份进入中报披露周期,A股市场进入半年报行情,据统计,截至7月3日,已有1209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报业绩预告,其中861家公司业绩预喜(包括预增、略增、续盈、扭亏),占比71.22%。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基本面持续向好。
三、微观面
1、富瑞特装7月3日披露的临时股东大会决议显示,投资者集中质疑富瑞特装有意做低标的氢能装备估值和土地价格,存在输送利益嫌疑。氢能装备是富瑞特装近年来倾力打造的子公司,今年上半年业务有较快发展,但公司评估时却以去年数据作为参照。而土地价格有明显存在“缩水”情形,结合去年6月披露的相关价格,两者相差773.6万元。但富瑞特装强调,交易作价公允,不存在侵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行为。
2、深赤湾A抛出“蛇吞象”计划,深交所16问追究收购细节。7月2日,深交所向停牌中的深赤湾A发出问询函,对公司6月21日发布的收购报告书细节进行深入问询。根据此前的公告披露,深赤湾A拟以发行A股的方式收购招商局港口38.72%的股份,标的资产作价246.5亿元。
3、探营北京华帝:失联总经理债务规模或超预期,北京朝阳和丰台各有一处办公房产供北京华帝使用,其中疑似北京华帝注册地的丰台区房产近来始终处于空置状态。同时,目前华帝在京销售的主要场所仍然是大中、国美等各大线下卖场。不过,这些卖场的销售员已经完全离岗,华帝产品销售也完全陷入停滞。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