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金窝”,下“金蛋”!光明这样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2021-03-11 22:02

“穿实验服的和穿西装的在同一栋楼里,一个技术问题可能在电梯交流中就能解决了。”近日,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刘陈立介绍了他们正在探索的“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

刘陈立所说的是一种科技与产业对接的新模式,科研人员和初创企业可以打破空间壁垒,在“楼上楼下”共事,缩短原始创新到产业转化的时间周期。这种模式,无疑是对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积极探索。

深圳筑“金窝”,下“金蛋”

去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一周年,深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创新奇迹。市委书记王伟中在接受新华社《瞭望》杂志专访时,解读了“深圳奇迹”密码,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正是其中之一。

王伟中表示,深圳实施产学研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计划,推动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沿途下金蛋”。

“沿途下蛋”是对“科研-转化-产业”这条可持续发展创新生态链的形象比喻,表示要持续性产出科技转化而来的产业成果。

下“金蛋”需要“金窝”。作为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的光明科学城被寄予厚望。刘陈立所说的“楼上留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正是位于光明科学城。值得一提的是,距离综合体仅2公里之外,就是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基础设施。

△合成生物大设施效果图

“就像一座理性设计合成生命的高度自动化工厂。”大设施总工艺师司同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生命的高度复杂性,理性设计并合成生物需要海量试验及不断试错。例如生产青蒿素,传统模式需要先种植黄花蒿,经过18个月的生长周期,才能进行提取。通过合成生物学方法,构建人工酵母菌,在几周之内就能生产大量青蒿素。

合成生物大设施是前沿科技“沿途下蛋”的一个典型。据悉,光明科学城已确定建设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学、综合粒子设施、精准医学成像、材料基因组等六大设施。此外,这里还落地了7个平台,并规划了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和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深圳市发改委副主任曾坚朋表示:“目前光明科学城的重大项目库已经形成了项目储备前期开工滚动批次开发的机制,仅政府投资就超过1700亿元,很多都是百亿级的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在国内领先,很多在国际上都能拿得出手。”

(来源:深圳光明)

编辑 刘思凡  审核 麦苗茵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