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社区现在漂亮、干净多了,无论是街道还是巷道都比以前通畅整洁,网格员巡查频率明显增加,生活安心舒心多了。”近日,记者走进宝安区松岗街道沙浦围社区时,社区居民蔡旺林感慨社区这半年来的变化。
沙浦围社区的变化得益于该街道推进了“一格多元”治理体系,将社区划分多个小网格,每个小网格按属地管理主体责任主动管理,有效提升了社区的治理水平。
松岗面积27.66平方公里,有工业园区222个、工业企业5040家、三小场所15950家、出租屋约20万间套,其基层治理点多线长面广,社会治理难度大。
为将社区治理触角延伸到最末梢,去年8月始,松岗街道在下辖13个社区推行“一格多元”网格化治理体系,将人员、权责下沉到社区一线,减少了工作链条。随着人员及权责下沉机制逐步完善,近段时间来,其治理体系有效提升了办结事件效率,呈现基层治理新气象。
“‘一格多元’,就是将社区划分多个小网格,多元的管理主体在格中搭班干活、捆绑作业,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和建设。”该街道党工委书记阮开江向记者介绍说,“其治理体系推动了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更加强了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记者获悉,目前,该街道将辖区分成13个大网格158个小网格,大网格长由社区书记担任,小网格长由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及职能部门下沉社区的业务骨干担任,同时每个社区的网格数量都不一样,最多的社区有33个网格,最少也有3个。
将社区分为若干个小网格治理,是社区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积极探索。在“一格多元”中的多元管理主体从哪来?如何实现有效管理?
“目前街道执法、城管、安监、及网格综管中心四个职能部门下沉了997人到网格中,与社区原有的552名工作人员整合一起加强158个网格的治理。”该街道冀小平副书记告诉记者,“下沉的人员由各个社区完全管理,社区与职能部门的权责也进行了厘清,职能部门对下沉社区的业务进行指导及监督考核。”
“网格综管员、城管人员、执法队人员、整治中队人员及安监人员下沉到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搭班干活,每个小网格大约有8个人。”沙浦围第一书记林桦荣介绍说,“各类人员由社区统筹开展巡查工作,对巡查发现的隐患问题按办理难易程度分为小微事件、一般性事件、较大事件以及重大事件四个层级处置,形成闭环管理,有效提升了治理成效。”
该街道“一格多元办”办公室主任文杰希告诉记者,“以往社区巡查人员发现执法问题后需上报街道相关职能部门,由职能部门派出执法人员去处理。‘一格多元’推行后,明确了格长负责制,社区主动性显著提升,由‘单打独斗’向‘共建共治’转变。”
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