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毕业季!201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大学生选择倾向如何?为了更好的了解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心理和行为特征,智联招聘近期开展应届毕业生就业力市场调研活动,并于29日发布《2018年大学生求职指南》,旨在帮助社会和企业了解最真实的大学生就业需求,以针对性的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和制订最合适的人才政策。
高校毕业生首选就业
根据本次调研结果,2018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仍然以就业为主,占比79.89%,同比上升6.39%。此外,6.99%的应届毕业生选择慢就业,4.98%选择国内继续学习,4.78%选择创业,2.63%选择出国继续学习。
和2017的数据结果相比,选择创业人群占比降低1.32%,说明在经济环境更加趋于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们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更加趋于谨慎。此外,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同比降低2.81%,说明随着大学生们对就业难度认知的降低,求职的心态更加积极主动,选择慢就业逃避现实的人群比例有所降低。
新一线城市的吸引力全面超越一线城市
2018年的调研数据显示,在2018年应届毕业生眼中,期望就业地比例最高的依然是新一线城市,占比为40.18%,同比上升了2.68%。二线城市的获青睐程度有所上升,占比为25.94%,同比上升了4.74%。
对比2018年应届毕业生实际签约数据可以发现,实际签约地点比例最高的依然是新一线城市,占比为34.47%,而一线城市的实际签约率为29.29%。从实际数据来看,无论是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还是最终就业的实际吸纳能力,新一线城市在针对2018年应届毕业生的"人才抢夺战"中已经全面超越了一线城市。此外,从历年数据来看,自2014年以来,期望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比例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在新一线城市持续推出的人才吸引政策,和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的影响下,大学生求职已经不再盲目崇拜一线城市的光环。
实际签约率民营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根据对2018年应届毕业生的期望签约单位和实际签约单位的调研数据显示,应届毕业生期望签约单位排名第一的依然是国有企业,占比为31.73%,和2017年相比小幅提升1.53%,说明工作稳定、待遇较高的国有企业依然最受应届毕业生青睐。排名第二的是三资企业,占比为27.77%,排名第三的是民营企业,占比为20.85%。
而从实际签约情况来看,对应届毕业生吸纳能力最强的依然是民营企业,实际签约比例高达58.62%,和2017年相比小幅下降了2.58%。而三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实际签约率分别为14.35%和17.85%,同比均有小幅下降。与三资企业较为类似的民营企业依旧是吸纳就业的绝对主力,也说明了我国民营企业的成长速度超越了三资企业,虽然雇主品牌的知名度还需要进一步打造,但已经具备了和国际企业争夺最佳雇主的市场实力。
技术类、销售类岗位人才需求最大
在2018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当中,技术类岗位无论期望签约占比还是实际就业占比依旧最高。其中,期望就业占比为17.80%,同比上升1.10%,实际就业占比为23.13%,同比上升4.33%,实际签约人数明显超过期望签约人数。
销售类岗位同样出现了实际签约人数超过期望签约人数的现象,期望签约占比仅为5.84%,而实际签约占比高达17.73%,仅次于技术类岗位位列第二。与此类似的还有生产加工类岗位、研发类岗位和客服类岗位,说明这些岗位的市场需求明显高出校园求职供给。
此外,财务/审计/税务、行政/后勤/文秘类岗位出现了明显的期望就业人数超出实际就业人数的现象,其中财务类岗位的期望签约占比为15.13%,实际就业占比为8.17%,而行政后勤类岗位的期望签约占比为13.78%,实际就业占比为7.48%,均表现出明显的市场竞争过大的现象。
互联网行业人才吸纳趋于饱和
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依然是2018年应届毕业生期望就业行业和实际就业行业的双重冠军。然而和2017年相比,实际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占比为17.49%,同比下降2.81%,并且低于期望就业占比的19.67%。受到国内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影响,互联网领域独特的企业文化、雇主品牌继续保持着对求职者的强大吸引力,但是受限于互联网企业规模,其对应届毕业生的吸纳能力相对有限。
对比2018年应届毕业生期望就业行业和实际就业行业的数据可以发现,IT互联网行业、文体教育/工艺美术、农林牧渔等行业的供需基本保持吻合,文化/传媒/娱乐/体育、商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广告/公关/认证/外包)则呈现了比较明显的供过于求的激烈竞争局面,而房地产/建筑业、汽车/生产/加工/制造等传统制造行业的实际就业人数却远远超过了期望就业人数。
期望薪水上调但现实依旧残酷
应届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最看重的因素有哪些?从2018年调研结果来看,应届毕业生选择"实现个人价值"的数量,达到了选择"挣钱"的近两倍。具体来看,有41.70%的应届毕业生认为,找工作时最看重的因素是"工作是我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部分",分别有26.97%和23.19%的应届毕业生认为是"工作必须符合我的兴趣,做人开心最重要"以及"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赚钱最重要"。
在选择城市时,调查结果显示,73.23%的应届毕业生认为工作城市的"工资水平"最重要,其次是"城市未来发展前景",得票率为44.77%,表明当代大学生不仅关注当下的发展,也看重未来的成长潜力。此外,有38.95%的应届毕业生关注离家远近,37.02%关注城市文化、环境等软实力,24.45%关注知名企业数量及规模,14.67%关注户口、居住等人才吸引政策。
整体来看,2018年应届毕业生的期望就业月薪主要集中在4000-4999元以及3000-3999元,占比分别为26.03%和24.83%,而实际签约月薪主要集中在3000-3999元和2000-2999元,占比分别为27.5%和25.45%。与2017年的调研数据相比,2018年应届毕业生的期望月薪相对有所提高,而实际签约月薪的分布情况基本保持一致。由此可以发现,虽然在生活成本、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期望薪资水平也随之上涨,但实际签约的薪资水平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