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聚焦深圳改革发展经验——从深圳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
读特记者 李舒瑜 杨丽萍
2018-05-22 07:53

中央媒体集体聚焦深圳改革发展经验——

从深圳发展奇迹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深圳这片改革创新的热土再次成为焦点。21日起,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求是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推出“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专栏,首篇就不约而同地聚焦深圳,展现这座改革开放先行地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奋斗历程,探寻深圳建立特区38年来始终勇立潮头担当“领路者”的奥秘。

●“深圳奇迹”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最好见证

《光明日报》刊发《“深圳奇迹”:见证中国第二次革命的辉煌》,文章提到,深圳的每一天都是新的,资金、技术、人才飞速聚集;深圳的每一天都在上演鲜活的深圳故事,汇聚成令世界感叹的“深圳奇迹”。要么创新,要么淘汰。这样的危机意识让深圳的企业不断奋进。华为、腾讯、传音、大疆……一系列深圳原创品牌在全球越来越响亮。“深圳奇迹”,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最好见证。

文章指出,深圳是一座最富有改革开放创新基因的城市,这也是 “深圳奇迹”的不竭动力。回顾特区建设发展的各个时期,在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特区人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深圳因而变成今天的深圳。

新形势下,经济特区如何继续“特”下去?如何继续引领改革开放大潮,如何继续做到一马当先、走在前列?文章援引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的话:“不能躺在历史功劳簿上睡大觉,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为盛名所累;增强忧患意识,不为赞歌所惑;始终艰苦奋斗,不为安逸所困;强化开拓创新,不为经验所束;敢于攻坚克难,不为困难所惧。”“深圳将继续发扬老一辈特区人拓荒牛精神。”

●这座城市的意义在于她的使命与担当

《经济日报》以《深圳:勇立潮头四十载》为题,报道了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40年来书写着中国经济发展一个又一个新“高度”。报道称,从“深圳速度”到“深圳高度”,这座城市的意义,不仅仅是让世人见证一个渔村到一座现代化城市的速度,更感受到她的使命与担当。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试验区,深圳成为向全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窗口。

“深圳的城市标志是一头拓荒牛雕塑。深圳人说,这头牛代表着‘深圳精神’,敢闯敢干,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始终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报道分别引用了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罗湖渔民村村民吴锦清、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蛇口改革开放博物馆讲解员张阳、深圳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思康、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宁对深圳40年来“坚守”改革开放的描述,说明深圳对改革开放的坚守筑牢了根基,产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变:

深圳的产业结构因势而新,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深圳改革开放的新动能,驱动深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圳发展的支撑环境因需而变,今年出台的《深圳市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包括多达20项改革举措、126个政策点,其中有123项都是新政策;深圳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也在因时而进,去年深圳5大险种参保人数5881万人次,参保规模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敢为天下先”成为深圳的血脉基因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深圳从南海边一个偏僻荒凉的小渔村发展成活力四射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深圳以敢试敢闯、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走出一条改革开放的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创造了世界罕见的‘深圳速度’,成为展示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和国际社会观察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中国青年报》刊登了《拥抱新时代深圳再出发》。文章写到,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1979年,深圳的GDP仅1.97亿元,人均GDP606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21万元。到2017年,深圳市GDP达到2.24万亿元,人均GDP18.31万元、约2.71万美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32.13亿元,GDP年均增速达23%,创造了世界罕见的“深圳奇迹”,跑出1000多项“全国第一”。

报道称,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成为深圳的血脉基因。改革开放初期,蛇口人“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率先闯出改革开放一片天。如今,前海黄金之地正成为带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新的强劲引擎。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滩涂。如今从空中俯瞰,前海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周大福、新世界、东亚银行等;前海蛇口自贸城、前海国际金融城、香港现代产业城从规划蓝图渐次成为现实。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已成为我国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区域,经济新动能充沛。

●深圳将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新时代“样本”

“深圳,一个让人相信‘中国梦’可期的地方。”《科技日报》刊发《从“杀出一条血路”到“走出一条新路”——改革开放40年回望深圳(一)》中提出,40年来,肩负着探路的重任,深圳人一步一个脚印,让改革开放的大旗高高飘扬。这座生机勃勃的城市,从“杀出一条血路”到“走出一条新路”,从创造“深圳速度”到打造“深圳质量”,靠着创新的智慧和魄力一路走来。

文章指出,从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到改革创新的尖兵,深圳在自主创新这条“新路”上的探索没有止境,也将继续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新时代的“样本”。

改革开放40年,深圳为何能一直走在前列?中新社在以此为标题的文章中提到,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起点,在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时,深圳有三点经验: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接轨国际拥抱世界,聚全球资源为己所用,赢得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抓好创新驱动发展,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编辑 桂桐

(作者:读特记者 李舒瑜 杨丽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