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特殊教育的“拓荒者” | 致敬拓荒牛·奋斗者的故事㉙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建中 李伟文 杨丽萍 张颖
2021-02-22 16:03

50岁时,听从组织安排,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首任校长孙振东毅然南下深圳筹建特区首所特殊教育学校,不仅填补了特区特殊教育的空白,更以敢闯敢试、大胆创新的精神,成为国内残疾儿童“全纳教育”“融合教育”的先行者。

提出“一强二高三顾”建校思路                                                            

孙振东出生在1941年,1991年受南京市教育局的派遣、推荐,到深圳创办特区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当时的孙振东已经50岁,曾任南京特教师范学校副校长。“所以我来深圳不是个人行为,而是服从党的安排,服从组织的安排,可能现在的人们不太容易理解,但当时我自己就是这么想的。”孙振东回忆说。

年轻时的孙振东

事实上,办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很早就提上了深圳市政府的议事日程。上世纪80年代末,“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验收工作在全国开展,而验收标准之一,就是接受验收的城市是否有特殊教育学校。于是,早在1989年深圳市政府就决定要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并把学校初步选址在布吉。

孙振东的到来让特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更加地快马加鞭。“当时深圳教育战略规划曾为建设特殊教育学校立项,并取名为 ‘深圳市培能学校’,还在市教委设置了筹建办公室。我来之后,就作为校长筹备学校的各项工作”,当时孙振东不仅提出了“一强二高三顾”的思路,还绘制了《深圳特殊教育学校办学体系图景》。

“一强二高三顾”,“一强”指的是学校的教室、设施对各类残疾学生要有较强的适用性;“二高”是指教育的起点要高和学校的设计标准要高,比如除了教学大楼外,还要有康复楼和专门从事职业教育的大楼等;“三顾”即要照顾残疾人的特点,比如要有无障碍设施等。

孙振东在江苏省无锡师范前留影

在孙振东的努力争取下,最终特区首所特殊教育学校从原计划建筑面积 8000平米,预计招收 20个教学班,250名学生,扩大到占地面积 7.2万平米,首期办学规模确定为30个教学班,400名学生,1.5万平方建筑面积。

学校基建困难重重

在学生家长的强烈要求下,1991年12月,在校舍未建的情况下,孙振东借用南华职业中学的1间教室、4间办公室和1个厨房,稍微改造了一下,就正式以“培能学校”的名义开学招生,填补了深圳特殊教育的空白。  “老师和学生吃、住、上课都在这里,有的学生家远,就和老师住在一起。老师要上课,要照顾孩子,还得轮流做饭。”孙振东说。

1992年7月,“培能学校”终于开工兴建。“当年熊谷组(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于元平先生支持深圳的特殊教育,捐赠了1000万元”,孙振东说,“后来为了彰扬于元平先生的热心公益,我向市里建议将 ‘深圳市培能学校’ 更名为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

1993年1月,学校正式更名。走在今天的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里,美丽、绿色的校园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很难想象的是,作为全国第一批绿色学校,当年校园周边却是一片荒芜,不仅住着很多的三无人员,在这里养猪、收破烂,还有几组高压线、军用电缆穿过校园上空,山上面还有上百座私家坟冢。

“当年学校的基建可谓困难重重,曾经遭遇山体塌方,已经建成的工程作废了一半,建设资金也因此出现了不小的缺口”,孙振东说,“有人提出选址重建,但我们不同意,因为如果这样的话,就会有一部分孩子失去最佳的受教育机会,我们迎难而上,努力解决资金缺口,不仅修建了护坡,甚至打了两口井解决吃水问题”。

1994年9月1日,新校舍正式启用。深圳特殊教育翻开了新的篇章。

率先实践“全纳教育”“融合教育”

元平特殊教育学校从创立之初,就大胆创新,从招收第一批孩子开始,就全面接纳盲、聋、哑,以及脑瘫、自闭症、唐氏综合征等残疾孩子入学,率先在全国实践了“全纳教育”“融合教育”的理念。而此前的很长时间,国内残疾儿童学校都是分设盲校、聋校等,甚至在当时很多的特殊教育专家看来,将各类残疾儿童置于一校来进行教育和管理的方式,也是不可行的。

有一位资深的特殊教育专家就当着孙振东的面说:“老孙,你这样办学校不行!”几年以后,这位专家又来到学校,结果非常地钦佩,对孙振东说:“没想到你管理得这么好!”

孙振东在学校前留影

“大家都说残疾人要融入社会,残疾人之间为什么不能融合呢?”孙振东说,实践证明我们是成功的,深圳残疾学生是幸福的,他们在元平获得了良好的特殊教育,有的学生走出校门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还有几十名学生成功考上了大学。

如今,办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已经成为我国办特殊教育学校的普遍模式。2012年,国务院要求义务教育范围进一步拓宽,除了听力残疾、视力残疾、智力残疾“三类残疾儿童”,还要把自闭症、脑瘫等类型的残疾人也纳入义务教育范围。而深圳因为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的大胆创新,足足领先全国 20年。

时光荏苒,今年已经80岁的孙振东回想起自己创办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的点点滴滴,不由感慨万千:“我50岁的时候踏上深圳这块热土,今年80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教育 工作者、一名特教人,我俯仰无愧、俯仰无憾。”

见习编辑 温静 审校 吴剑林 审核 曹亮 李怡天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建中 李伟文 杨丽萍 张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