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豪,我是深圳服务员!” | 致敬拓荒牛·奋斗者的故事㉖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建中 李伟文 杨丽萍 张颖
2021-01-30 19:18
摘要

自己这辈子几十年,都在宾馆服务的第一线,“我自豪,我是深圳的一名服务员”。


走到雅园宾馆的任何一个地方,大家都会亲切地喊她“赖姨”。原深圳市雅园宾馆副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赖燕玲说,自己这辈子几十年,都在宾馆服务的第一线,对这个称呼感到很知足、很感激,“我自豪,我是深圳的一名服务员”。

跟着共产党走,肯定有好日子过

赖燕玲是珠海斗门人,18岁时,跟着从部队复员的丈夫来到了深圳。“当时就是住在今天布吉那个地方,婆家非常穷,没有房住,只好向政府申请租了一个房住下。”赖燕玲回忆说,也没有固定工作,做过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还在乡镇企业做过十几年的裁缝。

当时虽然穷,却穷得非常有志气。完全不懂裁缝的赖燕玲,愣是从一针一线开始,从学徒做起,最终成长为管理人员,手下管了七八个人。“我每天上班的时候,会早早地来到工厂,把茶冲好、把地拖好,然后等裁剪的师傅过来,认真看师傅是怎么按照衣服的款式去裁剪的。”赖燕玲说,那时辛苦是很辛苦,但是行行出状元,不管学什么、做什么、只要把心真正地放进去,就一定能学好做好。

彼时的深圳,还相当落后,到处是水田、荒地。那时公社负责人就劝赖燕玲说,你的家人都在香港,给你开个介绍信,可以去香港打工过好一点的生活。赖燕玲却非常坚定地回答,“我要跟着共产党,我相信共产党能做好,能带着我们过上好日子”。

▲1993年6月布吉发生内涝。

1977年,赖燕玲调到了深圳园林管理处成为一名出纳。1981年作为中方人员,参与筹建中外合资的雅园宾馆。那年赖燕玲三十多岁,是4个孩子的母亲,但赖燕玲却一心年扑在筹建工作上,每天早晨五六点钟起床,晚上八九点钟才能回到家,很忙碌却也非常充实。

时刻把员工放在心上

1984年,雅园宾馆正式开业。赖燕玲全票当选宾馆工会主席,同时兼任办公室主任、人力资源部经理。在中外合资企业中建立工会,港方老板很不放心,就悄悄问赖燕玲:“你们建立工会是不是要组织工人罢工、涨工资闹事啊?”赖燕玲就耐心给他解释,“有了工会组织能够更好团结凝聚起员工的力量,不仅有助于企业更快更好地处理解决一些管理问题,更能为企业创造效益”。

▲1988年4月,在北京参加全国高级酒店管理研修班学习。

由于是中外合资企业,双方工作人员在做事方式和风格上还是存在差异。一次,宾馆的30多名中方员工加班到凌晨四点钟,就在宾馆煮了一锅粥作为宵夜,但是一名新上任的港方负责人知道后不同意这样做,认为违反相关规定,要么每人罚款50元,要么“炒鱿鱼”,双方一时间剑拔弩张、互不让步。

赖燕玲了解情况后,迅速组织双方代表面对面谈判,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港方负责人出资1500元,工会出资1000元办了一个茶话会,让彼此进一步加深了解、互相尊重。 经历此次风波后,双方工作人员慢慢开始更为理解对方,关系也更为融洽。

“我自己的工会工作心得是作为中外合资企业,既要用欧美的先进制度和经验管理企业,但在一些原则问题上绝不能丧失中方人员的人格尊严。而且工会在解决矛盾冲突时,一定要时刻把员工装在心上,同时努力创造条件培养帮助员工尽快成长进步。”赖燕玲说。

▲1992年2月23日雅园宾馆接待20位全国著名作家,图为作家给雅园宾馆留言。

雅园宾馆作为深圳老牌星级酒店之一,当年有着30多名港籍员工,他们大都精通酒店管理和餐饮业务,有些还是业界专家。为了调动他们参加工会活动的积极性,赖燕玲不厌其烦地一个一个找他们谈心,宣传改革开放政策,还动员他们加入工会组织,让他们也有了归属感。

“慢慢地,他们就非常乐意、积极地向我们中方员工传授技艺和经验。”赖燕玲举例说,有一个叫石子荣的农村小伙子,一开始在厨房做小工,但他好学肯干,在香港师傅的传帮带下,最后成为主力厨师。还有一个叫陈翠的18岁的小姑娘,从农村出来到宾馆做服务员挣钱养家,工会创造很多管理上的学习条件让陈翠跟港方的管理层学习经验,最后陈翠从服务员成长为部长、部门经理。

为了给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在赖燕玲的带领下,工会成功推动宾馆建起了职工食堂、宿舍和文娱室,建立了职工之家,让员工们在宾馆工作,就像在家里一样温暖。

员工齐心协力,宾馆的效益也年年攀升。那些年,宾馆接待了国内外很多重要来宾领导,每年大型接待任务不下二三十次。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就曾称赞“雅园宾馆的烹饪和服务已达到国际水准”。一些中央领导也表扬宾馆,“别看雅园楼不高,但呈现出了优雅洁净文明的气氛”。

见习编辑 温静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建中 李伟文 杨丽萍 张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