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明天》推“深圳版” 2场老故事感动“新鲜人 ”

读特记者 刘莎莎 文/图
2018-05-06 18:56
摘要

5月4日更是作为156期南山保利“漫谈艺术人生”的公益场,受到观众的热捧,让人感受到了剧目释放出的温情和正能量。

曾获田汉戏剧文学一等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曹禺戏剧奖的著名话剧《明天》于2018年推出深圳版,招募深圳本土演员以及话剧爱好者重新演绎,并于5月4日、5日连续两天在深圳保利剧院演出。

5月4日更是作为156期南山保利“漫谈艺术人生”的公益场,受到观众的热捧,让人感受到了剧目释放出的温情和正能量。据悉,话剧《明天》曾多次以不同版本在国内各大城市演出,今次推出的深圳版,在原作基础上邀请著名作曲家赵季平担纲音乐总监,优化了原创音乐。与此同时,深圳本地演员迸发出的激情和活力也让本剧的编剧、导演霍秉全直呼,“这一版令人惊喜、惊艳!”

据悉,话剧《明天》是由陕西剧作家霍秉全创作,改编自一个发生在武汉的真实故事,该剧最初的剧名是《又一个黎明》。该剧推出之后,曾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反响。4、5日在深演出之后,不少观众表示,是笑嘻嘻走进剧院,哭啼啼走出剧场。“太意外了,走心,没想到能如此吸引人。”观众张小姐更表示,她是陪父母来的,本想“看一下就走,没想到,一入戏,根本走不动。”

此次深圳版,霍秉全同时担纲编剧、导演,他表示,《明天》虽然是一部主旋律作品但绝对“走心”。“很多观众一听说主旋律、正能量就抵触,其实主旋律正能量也可以非常好看。”霍秉全同时强调,“《明天》是一部严格遵循戏剧三一律的作品。在舞台美术方面,回归极简单,只有2张病床,让观众把精力集中在演员的表演和戏剧的推进上。”

话剧《明天》是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剧中,两位主角的人生际遇、爱恨情仇在小小的病房内交织,讲述的是一间病房里24小时内发生的故事:同一间病房的两位病人,一位是见义勇为光荣负伤的英雄何亮,一位是瘫痪了十八年、一时轻生未遂的关云年。何亮意外得知关云年致残的原因竟是自己儿时的一次恶作剧,惊愕不已、彷徨不安!令他艰难地徘徊在良心的十字路口。面对如今关云年破碎的家庭、不幸的女儿、离异的妻子,面对这座城市给予自己的荣耀和即将获得的优越地位,何亮的灵魂接受着煎熬、人格接受着拷问。在经历了内心巨大的挣扎之后,终于,在又一个黎明到来之时,何亮直面当年犯下的错误,和关云年一起,勇敢地走向母校为他准备的见义勇为报告会……

霍秉全说,《明天》围绕一个英雄人物和一个平凡瘫痪者在历史过失与现实荣誉交汇点上所表现出的道德风范和诚信意识而展开戏剧冲突。观众既可以观赏到一台艺术性较强的话剧,又能从中吸取正能量,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现实主义话剧。

将该剧“引进”深圳,深圳版《明天》的制作人、深圳保利剧院总经理曾若明说:“这部剧没有夸张搞笑的台词、没有喧闹华丽的舞台、没有吸引眼球的噱头、没有强大的宣传攻势、甚至没有任何流行元素……总之,这部话剧处处都显得朴实无华、平常俭约。可以说,《明天》堪称近年来少有的现实主义话剧力作。这部剧让观众在一个空间、一个场景、一个主题中,感受到剧情的急转直下、辗转曲折,令观众见识到近年来戏剧舞台上近乎绝迹的“三一律”的独特魅力。当经过自省和忏悔的心理剖白,观众们可以看到两个敢于直面人生、直面现实的血性男子,并为这两名真正的英雄所做的选择而深深感动。”

编辑 耿超逸

(作者:读特记者 刘莎莎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