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辈子做只考拉,每天睡觉20个小时,吃2个小时,发呆2个小时,完美人生!”这段网上流行语,形象描绘了考拉的萌态特点,这些小家伙可真是人见人爱。
12年前,澳洲“国宝”考拉首次进驻中国大陆便来到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安家,从此开启幸福的生活,开枝散叶。4月27日,澳大利亚驻广州总领事馆官员、澳洲考拉专家等“娘家人”专程前来探访考拉“移民”大家族。
澳洲“娘家人”在这里看到,考拉生活在高度还原的原生态桉树树林,这里有专业的科研团队,还有无微不至的周到照料,他们感到非常高兴。
据介绍,首批来华的6只考拉在落户广州长隆半年后便成功繁育出世界唯一的考拉双胞胎。如今长隆的考拉大家族已经拥有57位成员,实现六代同堂,为考拉的繁育保护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也为中澳两国的友谊和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据长隆集团副总裁兼首席动植物官董贵信介绍,考拉对环境、食物很挑剔,异地繁育保护难度非常大,因此澳洲政府严格限制考拉的输出。作为中国大陆引进考拉的第一家,长隆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双重努力:先是开始大面积种植考拉的唯一口粮——桉树。截至现在,长隆已经建成3大桉树种植基地,面积共125亩,培育了考拉爱吃的10多个品种。长隆还多次派遣专家小组到澳洲学习考拉的饲养管理技术。
57只考拉在这里六代同堂,使得长隆拥有了澳洲本土以外全球最大考拉种群,这个过程充满艰辛。
据长隆考拉保育师王智慧介绍,考拉繁育困难重重:一是因为考拉寿命短,二是考拉交配成功率不高。最主要原因还是跟考拉独特的成长有关系,新生儿考拉只有2厘米长、不到1克重,没有视力,只能凭着天生的嗅觉和触觉,自行爬到妈妈的育儿袋里。考拉宝宝将在妈妈的育儿袋里生活大概6个月,即使在人工繁育条件下也很难对母考拉的育儿袋进行监测。此外,小考拉有一个从母乳到桉树叶的食物过渡阶段,其间考拉妈妈会从盲肠中排出一种半流质食物让小崽采食。很多小考拉胃肠功能无法成功适应食物的改变这一实际情况,也会降低成活率。
澳大利亚驻广州总领事陆志成(Jason Robertson)表示,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给成千上万来自中国各地的游客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观察和了解澳大利亚优秀的形象大使,加深了中澳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
来自澳大利亚可伦宾野生动物保护园的考拉专家安东尼(Anthony Molyneux)也特地前来为长隆考拉大家族每位成员进行体检,并对这里给予考拉的精心照顾给出了高度评价。
据了解,考拉们安家长隆12年来,共有近5000万游客前来探访考拉大家族。
见习编辑 周梦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