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为了什么事儿?竟让伦敦副市长对深圳来了一次旋风式考察

读特首席记者 孙锦 文/图
2018-04-26 16:12
摘要

伦敦与深圳以其移民文化和科技活力吸引到了众多人才,却也同样遇到了人才如何安家的问题”,双城故事由此而展开……

伦敦市副市长詹姆斯·穆雷。

“伦敦与深圳以其移民文化和科技活力吸引到了众多人才,却也同样遇到了人才如何安家的问题”,双城故事由此而展开……4月24日,伦敦市分管住房发展的副市长詹姆斯·穆雷对深圳展开了一次近乎旋风式的考察,短短几个小时始终围绕一个关键词:“保障性住房”。

在与记者的对话中,穆雷分享了一座国际大都市在吸引全球人才方面收获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他也希望与深圳“分担”城市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后“成长的烦恼”,共同探讨“安居乐业”的解决方案。

穆雷一行考察深圳保障房现场。

双城:成功的喜悦

首次访深的穆雷对于深圳却倍感亲切,“深圳是一座开放多元的移民城市,这让我一下就想到了伦敦,我们欢迎来自世界各地有梦想的人到伦敦安家落户寻找机遇。两座城市崇尚创新文化且在科技领域展现了卓越的引领力量,创造了很多全新的就业机遇,因此,伦敦和深圳在吸引人才方面都非常成功。”

当然最令穆雷兴奋的是看到深圳在经济快速增长与绿色宜居发展之间找到了契合点,“电动汽车以及环境友好型交通的广泛普及,还有满眼的绿色,这是城市规划的成功之处。”

穆雷一行考察深圳保障房现场。

双城:成长的烦恼

尽管两座城市的成功之处有目共睹,但却同样遭遇到了大都市类似的“成长的烦恼”:人才来了,如何安家? 过去5年,伦敦房价与房租一路上涨,伦敦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住房挑战,如何提供可支付得起的住房考验着城市执政者的智慧。

穆雷,就任伦敦市副市长之前曾在Islington区担任内阁议员,主要负责住房发展工作,该区的住房建设也是英国地区议会的标杆,他推动了规划政策改革,提高经济适用房在新建住房项目中的比例,并引进了可行评估的新标准。

据悉,未来4年,伦敦将投入17亿英镑建5万套经济适用房,2021年前建成9万套,其中分为“社会租房、共享所有权房和最低生活租房”这三种房型。目前,这些经济适用房将由40余家开发商提供,他们承诺将在自己开发的项目中保证60%为经济适用房。这17亿英镑来源于英国政府拨付的伦敦经济适用房建设基金。

双城:共同的话题

伦敦市长萨迪克·汗在其上任后施政策略里重点打出了“住房牌”,宣布了一系列房产政策,其中包括:每年兴建住宅中50%为经济适用房;将房租控制在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以内;主张房屋租约以三年期为标准;改善交易环境,在伦敦创立一家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中介机构等等。

此访深圳,穆雷的任务很明确,了解深圳保障房政策并考察两个住房保障项目:朗麓家园和龙悦居,不仅是绿色宜居的环境令其印象深刻,更让穆雷关注的是深圳的住房发展战略及住房政策,他期待为即将出台的“大伦敦规划白皮书”中的住房专项发展战略提供借鉴之道。

对于深圳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的分级灵活的住房发展政策,除了商品房之外由政府主导提供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穆雷颇为赞同,他坦言,“这是目前伦敦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尤其是如何界定哪些人群是适合购买、哪些人群适合租赁、哪些房屋是只租不售才是最为合理有效的。看了深圳的保障房项目后,我很受启迪,我想这是伦敦与深圳未来可以开展交流的一项重点内容。”

读特记者与伦敦市副市长詹姆斯·穆雷。

【读特新闻+】

詹姆斯·穆雷(James Murray)是伦敦市分管住房和民建开发的副市长。于2016年加入伦敦市长办公室,成为伦敦市副市长。此前他在Islington区担任内阁议员6年,主要负责住房发展工作。加入伦敦市政府后,穆雷副市长致力于推进各级政府、住房协会、开发商和相关行业间的合作,在伦敦开发更多新型经济适用房。他向市长提出规划政策,以及开发和实施住房改革的新思路,并兼管私人住房租赁行业和解决无家可归者的居住问题。

见习编辑 李林夕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孙锦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