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穿越时光看看老深圳

读特记者 尹春芳 文/图
2018-04-12 10:05
摘要

郑中健的摄影作品像是一部地方图片史料,这些摄影作品,题材丰富,视角独特,既有城市建设方面图片,也有社会活动的记录,如宝安县城全景、街道、汽车站、邮电局、文化馆、深圳火车站等;

为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何煌友、郑中健摄影作品展(20世纪50至80年代深圳纪实)正在深圳龙岗文化中心B区负一楼艺术展览厅展出。展览呈现深圳美术馆馆藏的何煌友、郑中健所拍摄的20世纪50至90年代深圳题材的摄影作品近50余幅。两位深圳摄影师的作品记录下了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的城市逝去的风景,给后人留下了了珍贵的历史图像。

《和平路原体育场一角》何煌友 1983年

何煌友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人,1970年退伍转业在宝安县文化馆从事摄影工作,40年来他为深圳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图像史科和精彩镜头。在当年艰苦条件下,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贴近生活,记录社会实情,歌颂劳动人民,反映乡土气息。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深圳特区建设火热场面及生活场景,为这座城市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记忆。

《深圳速度》何煌友 1985年

郑中健的摄影作品像是一部地方图片史料,这些摄影作品,题材丰富,视角独特,既有城市建设方面图片,也有社会活动的记录,如宝安县城全景、街道、汽车站、邮电局、文化馆、深圳火车站等;既有知青在农场劳动、学习和生活,沙井蚝海上作业、罗田水库养殖场、沙头角中英街及商店等群众生产生活的表现,也有马师曾、红线女在深圳水库慰问、马思聪深圳小提琴演奏会等文化交流和演出的瞬间定格。

《宝安县汽车站》郑中健  上世纪50年代

这批珍贵摄影照片填补了深圳五六十年代影像史料的空白,生动再现了宝安县城的社会景象,让人们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深圳这个边陲小镇,并切实理解深圳城市建设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5月7日。

编辑 陈冬云

(作者:读特记者 尹春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