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切实提高人民群众防骗识骗能力,8月23日,“深圳市反诈骗百日宣传活动暨深圳蓝马甲防骗展”在深业上城举办,特设防骗“当”案馆展示百种诈骗手法,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套路。与此同时,蓝马甲行动进社区也同步开展,老年朋友可以在附近社区找到身穿蓝马甲的志愿者,咨询手机操作、防骗等问题,获得一对一解答。
“当”案馆展出近百种骗术,提高市民反诈意识
据悉,这次防骗展展出时间为8月23日至9月22日,为期一个月时间,这也是蓝马甲沉浸式防骗展广东首展,也是暨北京、合肥、上海、重庆等地巡展后来到了深圳,由深圳市反诈骗局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主办,浙江蚂蚁公益基金会|蓝马甲、福田公安分局等单位联合承办。
“‘当案’取自于上当的‘当’,我们盘点了近年最为高发的骗局,特别是年轻人容易遇到的刷单返利、杀猪盘、冒充公检法诈骗,老年人容易遇到的购买虚假保健品、养老诈骗等,希望让看展的人能‘对号入座’,提高警惕。”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冯海东介绍,电信网络诈骗形势严峻,犯罪手法层出不穷,事前预防尤为重要。
随着对诈骗的打击和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反诈意识也越来深入人心。支付宝数据显示,9成老年人被骗时会听劝停止转账,与半年前相比提升20%。 “目前,蚂蚁借助AI人工智能机器人,可识别50种诈骗手法。利用智能交互式风控技术,在用户使用支付宝过程中,主动识别高危诈骗交易并发出预警。” 蓝马甲志愿者、蚂蚁集团安全部副总经理张博介绍。
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互联网公司和全国各城市纷纷启动“适老化改造”。2021年初,支付宝发起并邀请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蓝马甲”公益志愿者行动,在国家反诈中心、工信部反诈中心指导下,主要针对老年人做数字助老教学和防骗知识普及。
启动以来,蓝马甲行动已累计走进70+城市,4100+社区,举办近21000场次驻点,服务超35万人次。在这些线下驻点里,在真诚耐心的沟通中,老年人对蓝马甲产生信任感。通过一对一教学,掌握了健康码、手机支付、挂号就医、打车出行等各种提高生活的便捷度技能。
在广东,为了推进“助老服务、防诈教育”进社区,蓝马甲在省内多个地市重点社区、老人服务场所推进“小课堂”,日常30-50人每场次的规模,由蓝马甲讲师给社区老人讲解手机使用、风险防范、防骗技巧等内容。截至目前,已经在广州、深圳完成近百场社区活动。
(原标题《深圳“当”案馆今日开馆,百种诈骗手法集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