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见证历史荣光 从山厦党支部到基层党建的“深圳品牌”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丽萍 甘霖
2021-01-21 08:29

冬日暖阳下,穿行在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的山厦社区,中共山厦地下工作情报站旧址,农会总部旧址,党支部第一次宣誓仪式的活动旧址,山厦革命烈士纪念碑……一个个红色旧址生动拼接成1926年5月深圳第一个基层党支部——山厦党支部成立前后的壮阔历史画卷。

从第一个党支部诞生点燃星星之火至今,95年春华秋实,深圳基层党的建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朝着打造彰显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纯洁性的“精彩样板”的目标不断向前。

首个党支部诞生

上世纪20年代的平湖山厦归东莞县管辖,山厦虽然是平湖比较偏僻的乡村,却有着较好的革命运动群众基础。

1926年春末夏初,山厦村里来了一位教书先生模样的中年男子,他的名字叫蔡如平,真实身份是中共东莞县委组织委员,奉命来山厦建立党的基层组织。5月,经上级批准,山厦村成立了深圳第一个基层党支部——山厦党支部。随后,山厦党支部本着“大胆、谨慎、积极、稳妥”的原则,发展山厦村的17名进步青年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2004年,山厦村“变身”山厦社区。现任社区党委书记刘俊强说,90多年来,山厦党组织从未间断。

党组织就在身边

今天的山厦社区,接过一座座红色旧址的“接力棒”,散发着浓浓“党味”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继续诉说着特区基层党组织的故事。“每次看到党群服务中心由‘三叶草’拼成的心型标识和工作人员的红马甲,就感到特别亲切,觉得党组织就在身边。”社区党员群众说。

深圳是全国最早实现全部城市化的城市,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没有农村建制的城市。深圳意识到基层党组织如果没阵地没依托,区域统筹、资源整合、堡垒作用就会缺乏发力点和支撑点。

2015年,深圳出台实施《关于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围绕组织建设、党员管理、治理结构、服务群众、工作职责、运行保障“六个标准化”。要求每个社区设立党群服务中心。

2017年,深圳出台《关于推进城市基层党建“标准+”模式的意见》,其中“标准+服务阵地”是重要任务之一。配套出台《关于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管理的意见》指出,以标准化引领、系统性建设、集成式发展创新思路,积极构建开放、集约、共享“1+10+N”党群服务中心联盟体系,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向纵深发展。

如今,统一标准的1050个党群服务中心覆盖到社区、产业园区、商圈市场、商务楼宇等各个角落,形成了“1+10+N”的党群服务中心联盟,即1个市级、10个区级以及1039个社区、楼宇、园区、商圈等各领域党群服务中心,党员群众在1公里范围内就可以到达一个党群服务中心,找到党组织。

基层党建的“深圳品牌”

坚持以标准化引领规范化,坚持大抓基层大抓支部……深圳不断强化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着力打造城市基层党建质量的“深圳品牌”。

让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有矩”可循,深圳出台《深圳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基本指标》,细分街道社区、机关、国有企业等九大领域,分别制定13至15项基本指标,按达标、基本达标和不达标建立党支部工作台账。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出台《党支部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职责考核办法(试行)》,每年底对全市党支部书记进行集中考核。实施“强园”工程、“活圈”计划、“上楼”行动,让园区党建强起来、商圈党建活起来、楼宇党建动起来。

基层党建既要抓常,更要抓长。出台深圳史上首批党内法规,五部法规中的四部均聚焦基层党建,为强化各领域基层党建提供了强有力的长效抓手。

肩负新使命,开启新征程。

面对新时代“双区”建设重大机遇,深圳将实施组织建设强基固本、基本队伍优化提升、基层治理赋能增效、党建引领服务发展“四大行动”,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质量+示范”建设,强化“五级书记抓党建”,探索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基层党建基层治理新路径。

编辑 高原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丽萍 甘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