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大朗今年将建52公里截污管网

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刘苏东 文/图
2018-03-16 12:03
摘要

近段时间,大朗镇重点开展竹高陂河涌整治示范项目消除黑臭工作,并继续加快截污管网建设,狠抓考核断面水质保障工作,全镇水污染治理各项工作持续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大朗镇建设两座水质净化应急处理设施

记者从东莞市大朗镇获悉,莞深两地2015年联手启动多项茅洲河污染整治重点工程,正式打响流域治水攻坚战后,东莞市各镇街也轰轰烈烈投入了河涌整治工作中。近段时间,大朗镇重点开展竹高陂河涌整治示范项目消除黑臭工作,并继续加快截污管网建设,狠抓考核断面水质保障工作,全镇水污染治理各项工作持续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竹高陂排渠整治情况

投入680多万元进行原生态修复等整治

去年11月,大朗镇正式实施重污染河涌综合整治工作,将竹高陂排渠综合整治作为示范项目,严格履行属地责任,主要领导亲自靠前指挥,各部门齐心协力,并投入680.12万元作为原生态修复、拦水坝及清淤、河涌保洁等方面的整治费用。截至今年2月底,经专家评审认定,竹高陂排渠水质已基本消除黑臭,基本符合验收要求。

截污管网是东莞市水污染治理的基础性、关键性工程,去年大朗镇新建截污次支管网23.158公里,其中2015-2017批次工程建设19.436公里,超额完成15公里的年度任务;2016-2018工程3.722公里,管网建设已全面进入快车道。今年大朗镇将加快推进管网建设,确保新建不少于52.04公里截污次支管网,截至目前共新增管网5.623公里,已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10.81%。

安装截污管网

精准治污志在必得

据了解,从2016年开始,东莞市将在茅洲河、石马河、水乡等三大流域基础上,将寒溪河、东引运河纳入河长制考核范畴,强化对流域镇街政府的考核问责力度。

东引运河(含寒溪水)全长102公里,始于桥头镇建塘水闸,水源来自石马河,流经包括桥头在内的东莞15个镇街,至长安注入珠江口,目前其水质类别仍属中度污染。由于东引运河、寒溪水流域长期受污染,不仅达不到水功能区用水要求,影响景观,同时底泥也受到严重污染。要彻底改变水质,必须综合整治,要通过河道清淤疏浚、扩河清障、截污、清污分流、引清调水增容、岸线整治等工程措施有效整治基本改变河道水质,达到水功能区要求,同时消减污染物总量和增加水环境容量,绿化美化河道两岸。

围绕寒溪河流域3个考核断面水质达标考核工作,大朗镇严查环境违法行为,重点对大朗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企业聚集区域开展全面执法检查。同时,针对高英排渠周边排污口较多,入河污染负荷较重等问题,分别在高英片区和水口排渠各建设一座河涌水质净化应急处理设施,均于去年底通水进行净化试运行,日均污水处理量达3万吨,可大幅减少直接排入寒溪河的污水总量。

大朗镇委书记谢锦波表示,接下来,大朗镇将推进精准治污,紧盯“新增52公里截污次支管网”的目标任务;紧扣水质改善主线,加快推进11条河涌污染整治,提升污水处理设施治污实效;紧抓精细化管理,加强污染源头防控,严格抓好工程质量,确保全年水污染治理任务圆满完成。

编辑 李怡天

(作者: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刘苏东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