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湾圆桌|“新闻专业主义”或将面临更深刻挑战
2021-01-18 09:48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马立明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是以开放、乐观的态度对待互联网的,并认为这是新时代的入口。在这种趋势下,国际上形成了信息全球化的盛景。随着中美关系全面下滑,国际关系中现实主义高维呈现。对于互联网的态度,各国政府也在发生明显的改变。

信息全球化是在20世纪后半期的技术乐观主义中形成的一种积极趋势。信息全球化主要集中于互联网与移动通讯领域,呈明显的文化属性,但又与政治、经济、科技等存在着密切联系,是一个复合的全球化综合体。与其他维度的全球化相比,信息全球化主张自由化、去中心化,甚至带有无政府主义的色彩。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信息化技术得到了迅速的提升。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到,信息技术和社会需求成为它发展的强大动力,整个世界融为一体。第三次浪潮有两个阶段:一是数字阶段,二是生物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阶段。目前,我们正处于数字阶段,并准备实现第二个阶段的跨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改变了人类沟通、对话的方式,从而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麦克卢汉吃惊于电子媒介对人类带来的巨大震撼,大胆地预言信息全球化时代即将到来,也就是说,“地球村”将在网络技术的缔造下成为现实。曼纽尔?卡斯特宣布,信息主义与资本主义深度融合,实现了网络社会的“重建”,工业社会进化为了信息社会。

1996年2月8日,第一代互联网产业领袖约翰?佩里?巴洛发表了著名的《赛博空间独立宣言》。宣言中说,“作为未来的代言人,我代表未来,要求过去的你们别管我们。在我们这里,你们并不受欢迎。在我们聚集的地方,你们没有主权。”这个宣言在很长时间内成为互联网从业者的业务准则。

全球化浪潮深刻影响了后冷战时代的国际政治,“和平与发展”成为了冷战后时代的两大主题。有远见的国家领导人也在考虑一种未来生活的方式,就是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在这种带有浓厚未来色彩的构想,令现实主义看重的禀赋——比如地理、资源、人口等因素变得没那么重要。在这种氛围下,国家之间主张以“合作与对话”替代此前的“冲突与对抗”,寻找双边关系之中的“最大公约数”。

在国内层面,互联网也带来了政治上的新突破。民间的互联网舆论场体现为强烈的精英导向。由于可以在网络上自由表达观点,很多学者为其赋予了“公共领域”的美好想象:没有限制出入的门槛,没有权威的中央管理,没有身份背景的差异,没有信息自由交换的限制。有一种信息乌托邦的观点认为,社会化媒体是一个超越现实社会政治、并可以凭借其强大的舆论力量改造现实社会政治的公共讨论平台。同时,网络意见是相对于政府和主流媒体等精英统治话语的“公意”,它代表了民众的诉求,互联网言论的放开将带来整个社会的民主进步。以上的全球背景,构建了几十年来信息全球化的理论基础。作为年轻学科的传播学,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信息全球化的背景发展而来,强调信息的公开、透明、自由地流动。在国际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政治统帅新闻”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新闻的独立性、客观性原则也将在这个时代受到巨大的挑战。这也意味着,诞生于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在这个时代中,将会面临更加深刻的挑战。

(作者马立明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政治学博士,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访问学者)

编辑  刁瑜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