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九大战略任务的关键词,总理报告都点到了

读特首席记者 綦伟 记者 詹婉容
2018-03-05 15:22
摘要

今天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上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

作了政府工作报告

小编梳理后发现

“创新”

“高质量”

“人才”

……

等等词汇在报告中频频出现

而这些高频词

正是深圳市委六届九次全会上确定的

九大战略任务的关键词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

关键词:创新

报告这样说——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生态,形成多主体协同、全方位推进的创新局面。

     支持北京、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新设14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带动形成一批区域创新高地。



深圳战略任务要这样做——

坚定不移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之都

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以规划建设国家级综合性科学、技术中心为抓手,加快推动创新能力再突破;

以实施新经济培育壮大工程为抓手,加快推动创新经济再升级;

以实施创新生态营造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快推动创新生态再优化。

到2020年,深圳将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035年,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之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代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经济特区,成为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

关键词:高质量


   


报告这样说——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



深圳战略任务要这样做——

坚定不移打造更具时代引领性的深圳品牌

深圳在打造深圳质量、深圳设计、深圳标准、深圳诚信基础上,大力实施“深圳品牌”战略,构建“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城市品牌”体系,使“深圳出品”成为高质量的标签,让更多深圳品牌享誉全球。

关键词:制造


报告这样说——

 

     

      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大工程,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

      加快制造强国建设。



深圳战略任务要这样做——

坚定不移做强更具比较优势的深圳制造

      着力打造“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制造、绿色制造,夯实实体经济根基。

      实施新一轮重大项目培育引进工程,争取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布局,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优势产业招优引强,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实施新一轮产业链拓展工程,系统梳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甄别产业链中关键或缺失环节,实施“强链”和“补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趋势,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形成若干新产业链,推动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实施新一轮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工程,在严守工业用地红线基础上,统筹工业园区资源整合和改造升级,规划一批功能复合的新型产业空间,建设一批产城融合的示范园区,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附加值产业。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报告这样说——

 


     出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



深圳战略任务要这样做——

坚定不移推进更紧密更务实的深港澳合作

坚决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深化深港澳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和“一带一路”重要枢纽。

西有前海,东有河套,深圳正通过东西两翼的深港合作平台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推动重点领域的重大项目,为深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绝佳机遇,以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为契机引领深港澳创新生态圈建设。

今年,深圳将推进深港澳在经贸、金融、教育、科技、人才等各领域更紧密合作,积极对标国际化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发展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将主动对接国家层面有关政策措施,先行先试,为港澳居民在深发展提供更多便利。

关键词:城市群

报告这样说——

 

       

      实施重点城市群规划,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深圳战略任务要这样做——

坚定不移构建更加均衡更有辐射力的大都市圈

落实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战略,全面实现特区一体化,携手周边共建世界级大都市圈。

深圳正开展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加强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努力营造以人为本的城市公共空间,着力打造产城融合、城海交融、人文相映的现代化城市,紧紧把握“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机遇,推动深港融合发展,引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打造深莞惠“3+2”一小时经济圈,加快向西跨珠江发展,切实推动深圳与周边城市在规划、产业、交通、生活等方面的全方位对接,寻求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协同发展,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多方共赢。

关键词:基层治理


报告这样说——

 

       

       创新城乡基层治理。

       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社区治理。



深圳战略任务要这样做——

坚定不移推进更加规范有效的基层治理

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直面基层治理短板,破解城市发展难题,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圳大力推进社区党组织建设、党员管理、治理结构、服务群众、工作职责、运行保障“六个标准化”,全面提升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水平。基层组织积极探索“党建+”模式,探寻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有效途径,持续推进严查严控违建攻坚行动,统筹推进城中村综合整治和拆除重建,推进股份合作公司改革。互联网+、大数据等广泛应用到基层治理中,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正不断提升。

关键词:人才


报告这样说——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推动人力资源自由流动,支持企业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拓宽外国人才来华绿色通道。



深圳战略任务要这样做——

坚定不移建设更具吸引力的人才特区

把人才优先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实“鹏城英才”工程,以全球视野广聚天下英才。

深圳正全面优化升级人才政策体系,制定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柔性引才用才、创新型青年企业家培育等制度。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有效机制,制定完善人才引进目录,从人才供给端发力,通过人才认定标准、奖励激励等导向性措施,防止人才错配和浪费。同时,打破身份、体制等壁垒,让机构、人才、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进一步向高校和科研机构下放岗位设置、人才招聘、薪酬分配、人员调配等权限,赋予用人单位人财物更多自主权。着力提高人才服务水平,不遗余力优化环境留住人才,营造爱才尊才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营商环境

报告这样说——

 


       深入开展“互联网+”行动,全面改革工商登记、注册资本等商事制度,企业开办时间缩短三分之一以上。

      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一站式服务等举措。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市场活力明显增强,群众办事更加便利。





深圳战略任务要这样做——

坚定不移营造更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坚持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打造服务效率最高、管理最规范、市场最具活力、综合成本最佳的营商环境。

聚焦优化企业至上的市场化环境,深圳将全方位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优化产业空间资源配置,提供更全面的创新支持。

围绕优化开放便利的国际化环境,深圳将放宽外商准入限制,放宽港澳专业人士执业许可,深化自贸区商事改革,推动自由贸易港建设。

着眼优化公平公正的法治化环境,深圳将加快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建设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扶持及风险补偿机制。

此外,深圳还将建立完善的财产权保护机制,依法维护企业正当权益,让企业家在深创业更加放心,让企业安心扎根深圳做强做优做大。

关键词:海洋

报告这样说——

 


       壮大海洋经济,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深圳战略任务要这样做——

坚定不移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拥有260公里的海岸线、1145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

深圳正以陆海统筹、科学发展统领全局,以规划、管理改革创新为突破口,科学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打造创新型国际化滨海城市,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深圳将积极落实海洋强国发展战略,践行人海和谐共生理念,加快推动海陆空间融合,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强化海洋教育和宣传,积极培育海洋文化,加快建成陆海融合、生态优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保障有力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编辑 郑蔚珩 李林夕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綦伟 记者 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