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凭这件“法宝”,东莞麻涌黑水变亮了

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袁广豪 文/图
2018-02-23 19:38
摘要

神奇!凭它,麻一涌河道基本消除黑臭现象!

在东莞市麻涌镇麻一涌河道,有5个喷泉,能喷出2米多高的水花。这喷泉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原来,这是麻涌麻一涌河道原位生态修复工程,在河道中安装喷头,通过ISSA PGPR原位生态修复技术,改善河涌水质。这一“黑科技”的使用,极大改善了麻一涌的水体质量。

一个多月,基本消除黑臭现象

麻一涌为东莞市麻涌镇的主要内河之一,属于感潮河流。起点为麻一中心路,终点到向北断头处。由于位于河流末端,水流速度缓慢,内积泥较多(约70-100cm),麻涌于2017年10月申报继续对麻一涌进行再修复。

麻一涌河道原位生态修复工程属东莞市首批30条河涌整治示范项目之一,整治河段为545米,共有喷水探头5个,水面面积4360平方米,水面宽约8-20米。

项目动工后,先后解决了河中设备电源接入、河道水位保持、底泥改良及沉水植物种植等问题,并于今年1月正式进入运行状态。通过了第一阶段黑臭水体考核验收工作,麻一涌原来的水体已得到很大的改善,基本消除黑臭现象。预计运行6个月后,水质指标溶解氧、COD(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达到地表V类水。

麻一村二坊村民莫加敏表示,这个工程启动一个多月以来,水质的确有好转,不像以前河水几天不流动就会臭;他还表示,好的水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维护。

优势:原位生态,无二次污染

麻一涌治理采用的ISSA PGPR原位生态修复技术,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其原理是什么?

据悉,该技术经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鉴定,在治理黑臭水体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已经在全国各地300多条河道应用。

该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生态修复剂激活土著PGPR微生物(PGPR指对植物生长有促进或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有益的细菌统称),通过PGPR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进行有氧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作用,以及构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高效食物链,恢复水体的生态系统,从而提升水体自净能力,达到水质提升的作用。该技术主要的优势有:原位生态,无二次污染;水体和底泥的整体修复;效果显著持久,雨后水质快速恢复;设备安装简单,维护方便等。

麻一涌河中喷头其实是提水式曝气机,它们与河岸的两台微生物修复设备协同作用,通过增氧和活水生化氨,使河涌中的原位微生物成倍增长;同时,河底的沉水植物能够吸收富营养物质,从而共同达到水体修复的目的。

水是麻涌的灵魂。麻涌治水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麻涌实现了14条村美丽乡村全覆盖。通过美化、修复了内河涌水环境,建设截污次支管网,以及截污、清淤、治堤、生态治理等手段,对麻涌水道进行生态再修复,让水乡麻涌持续焕发生机和活力。

编辑 陈湛杭

(作者: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袁广豪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