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香村社康中心家庭医生的一天

读特记者 罗莉琼 文/图
2018-02-13 10:10
摘要

送走王爷爷后,孙风芹又为数十位病人问诊做诊疗,一直忙到过了下班时间才离开社康中心。

“我是孙医生,宝宝感冒好一点了吗?”早上8点半,侨香村社康中心家庭医生孙风芹的第一个病人是一个4岁小宝宝,一见面,她就跟小宝宝打招呼询问病情。“喝水喉咙没那么痛了,鼻涕也少了一点。”小宝宝奶声奶气回答道。

小宝宝见到孙风芹并不胆怯,原来孙风芹是这个家庭的家庭医生,小宝宝已经找孙风芹看了好几次病。“每次家人生病了,都来找孙医生,小宝宝也跟孙医生很熟悉了。”小宝宝爸爸告诉记者。记者看到,已经有不少病人在孙风芹诊室外排队等候看病。早上10点半,接诊完数十名病人后,孙风芹和护士林丽英以及中大八院康复科、营养科的医生步行3分钟,来到侨香村社区,为设有家庭病床的张老伯上门巡诊。

     孙风芹和护士林丽英为张老伯测量血压等。

64岁的张老伯是一名高血压、脑卒中患者,多次在中大八院住院治疗。从医院回到家中休养后,张老伯不能流利说话,大小便也只能在床上解决,生活无法自理,家人为其申请了家庭病床。“你好!我是孙医生。你还咳嗽吗?喝水还呛不呛?”进入张老伯房间,孙风芹马上跟老人打招呼,并和林丽英一起为张老伯测血压、心率等。随后,中大八院康复科副主任李爱东及其团队、营养科医生蓝妍丽等一一为张老伯进行检查评估,了解其康复需求。检查完毕后,李爱东团队为张老伯制定了详细的运动、言语、吞咽等康复方案,蓝妍丽为其制定了营养方案。

      家庭医生孙风芹、中大八院康复科副主任李爱东及其团队、营养科医生蓝妍丽等为张老伯制定康复方案。

“当时老伴出院时,我非常担心,不知道该怎么护理他。自从签约了家庭医生并设了家庭病床后,我心里踏实了很多,家庭医生就是我的依靠。”张阿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张老伯的病情经常发生变化,以前她要和女儿把老伴送去医院,如今可以直接电话咨询孙医生了。“老伴一出现问题,我就打电话给孙医生,她会在电话里指导我怎么护理,去一趟社康也很近,就在家楼下,非常方便,孩子也可以放心上班了。”

据孙风芹介绍,家庭病床服务不仅仅是量血压、心率等,建床后,家庭医生及其团队还会定期到居民家中上门服务,为慢性病、老年病、长期卧病在床的居民提供贴心、周到、专业的医学健康照顾服务。“侨香村社康中心有4个家庭医生团队,团队里有医生、护士、康复师等,我带的团队签了3700多名居民。”

下午2点半,居民王爷爷来到孙风芹诊室,由于近期深圳气温变化频繁,患有高血压的王爷爷找孙风芹咨询血压问题,并测量血糖。孙风芹为王爷爷提供了生活方式及科学合理饮食指导。“孙医生医术精湛,而且跟病人很熟,就像家人一样,很关心我的病情。我平时一有问题,还会在微信上咨询孙医生,这种互动拉近了双方关系,缓解了病人紧张的情绪。”王爷爷说,上个月他一直没有预约到住院床位,孙医生通过社康中心的绿色通道,仅用两天时间就帮他预约到中大八院的住院病床,从医院出院后,孙医生根据他的情况为其订制康复方案。送走王爷爷后,孙风芹又为数十位病人问诊做诊疗,一直忙到过了下班时间才离开社康中心。

在深圳,首诊在社康已得到不少居民的认可。据相关部门统计,去年全市新增家庭医生367名,新增家庭医生服务签约人数130余万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三类重点人群签约率69.69%,累计新开设家庭病床3700多张。今年,深圳将出台家庭医生服务财政补助管理办法、家庭医生服务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家庭医生守门人制度,推动家庭医生服务提质增效。

编辑 陈冬云

(作者:读特记者 罗莉琼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