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位市民两会旁听: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问题

读特记者 方慕冰
2018-01-18 08:37
摘要

副市长艾学峰与旁听市民进行互动交流,表示要把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社区能不能多设置一些服务机构,给来深的‘候鸟老人’多些心理疏导?”“深圳对高精尖人才很重视,但中小企业的人才引进比较少,政府能不能搭建更多平台,满足中小企业的人才需求?”17日下午,30位旁听人员座谈政府工作报告时积极建言。副市长艾学峰与旁听市民进行互动交流,表示要把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居民多在社区医院就诊,但晚上没有医生值班,能否多派驻医护人员进驻社区医院?”深圳市楚留香面包店的老板王蓬勃讲述,有天晚上九点半送两个发烧的老人去社区医院,发现没有医生值班,只好转到其他医院就诊。对此,艾学峰表示,建议社区医院和公立医院错峰,尽量根据服务对象需要来调整就诊时间。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分行的金融经理邓伟等市民认为,深圳计划新增筹集建设的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主要面对高层次专业人才,希望各层次人才均应有相应的安居政策。

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理事长廖艳晖提出,深圳的无障碍设施水平还有待提高,希望政府能给予弱势群体更多关注。出租车司机丁德安希望政府职能部门能更多关注3万多出租车司机的生存状态,如设立更多适宜出租车司机吃饭、如厕的场地;在司机提醒后,乘客坚持不系安全带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不应由司机担责受罚等。

会场现场,很多市民从各自工作、生活的各方面提出不少建议。例如市民周平全提出,希望小区多增加读报和运动设施,为在深老人的晚年生活增添色彩。

据了解,昨天参会市民代表覆盖面广,来自各区各街道。他们既有早年来深建设、目前退休的老同志,也有正奋战在各行各业一线的新锐骨干,还有尚在学校学习的新生力量。他们结合各自情况,就政府工作报告等,提出各自的建议和意见,共建美好深圳。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记者 方慕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