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消息刷屏:为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结合特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何为深圳特区管理线?
1982年6月,深圳特区和非特区之间用铁丝网修筑了一道管理线,称为“二线”。这道线把深圳分为特区内和特区内外,俗称关内和关外,这条管理线就是深圳特区管理线。1985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交付使用,全长83.5公里,沿线路面用花岗岩石板铺成,路北侧用高达3米的铁丝网隔离。特区管理线是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历史见证。
二线关全长83.5公里,共有16个陆路关口、1个水上关口及23个耕作口。
(从西到东)新城关——南头关——同乐关——南光关——白芒关——福龙关——新区大道关——梅林关——南坪关——清平关——布吉关——沙湾关——盐排高速关——盐田关——溪冲关——背仔角关(16个)
风也过雨也走的 “关口”
据深圳档案馆资料记载,特区“二线”的设防原则是“全线设防、严密控制、综合管理”。
边防战士带着警犬巡逻梅林山二线。读特记者 李伟文 通讯员 吴德辉 张黄启奥 文/图
提起二线关,老深圳记忆犹新——拿着边防通行证排长龙进关口、开车入关还要专门下车检查、忘带证件被带到樟木头……当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当时的故事还在心头。
二线关,边防战士查验边防证。
还记得边防证的样子吗?
地图上再无“二线关”
2016年9月30日,同乐关改造正式动工。这是深圳二线关改造工程最后一个关口,从此以后地图上将不再有二线关。这也意味着深圳已步入大城融合的新纪元,顺利跨入交通惠民新时代,不仅顺利推动经济特区一体化进程,也让城市的二元结构成为历史。市民心中这道“坎”也将没入历史潮流。
同乐关检查站拆除现场。
二线关见证了历史变迁、见证了风云变幻。保留历史文脉也是众望所归。原二线关口共有16个联检楼,南坪、梅林、南头、白芒、布吉、沙湾、盐田、背仔角、南光及新区等11个联检楼已全部拆除;市政府决定保留同乐关联检楼,移交市文体旅游局筹办二线关博物馆;保留溪冲联检楼,作为市公安局缉毒、缉私治安卡点使用;清水河、福龙、新城共3座联检楼因位于道路路侧且较新拟保留使用。
二线关口交通改善工程迈入第二阶段。图为2015年6月15日上午,原布吉联检站双方向车检通道均已拆除完毕,现场交通畅顺。读特记者 刘羽洁 摄
即将迎来蜕变的“二线插花地”(人员密集,建筑安全标准参差,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读特记者 刘羽洁 摄
南头关车检通道拆除完毕。读特记者 刘羽洁 摄
二线关口交通改善工程迈入第二阶段。图为2015年6月15日上午,原布吉联检站双方向车检通道均已拆除完毕,现场交通畅顺。读特记者 丁庆林 摄
二线关历史
1983年,原深圳二线关正式启用,全长83公里
1998年,首次有代表和委员提出撤销“二线关”的议案提案
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深圳市委原书记厉有为炮轰“二线关”
2010年,特区内外一体化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
2015年,全面撤销二线关请示报告已经上报国务院,等待获批
2015年6月9日,市委书记马兴瑞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研究二线关口交通改善工程方案及相关工作
2015年10月,完成第一阶段的车检查通道、联检大楼等的拆除与路面恢复工作
2015年12月29日,开始第二阶段综合交通改善与景观提升工程施工
2016年7月底,完成白芒、新城、新区、福龙等10个小关口的改造工程施工
2016年9月30日,最后一座二线关同乐关改造工程动工
2018年1月15日,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网友记忆
Felix:还记得以前去关内要检查要办证好像,还很小的时候,95年的我……
Jun:以前过关要身份证的,老深圳人都知道
科技管小卫:“关内关外”终成历史。
Mr.hon :印象最深的边防通行证,如今也成了历史的见证,也见证了深圳的高速发展,感叹,感叹,感叹!
胖飞燕:2000年刚来深圳的时候,进出关口还需要边防证,我也有过一次因忘带边防证被滞留在南头关口的经历,再回首往事,只能感叹岁月变迁如此之快!
见习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