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四十不惑,而作为城市CBD的福田区也迎来了建区30年纪念。以“而立”致敬“不惑”。
新三十年再出发,福田将如何乘风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再攀高峰、再创伟业?近日,福田建区30年系列活动将带您走近“法治福田”,与福田区司法局局长马晓歌一同回顾福田法治立区的经验、分享发展成果,展开福田法治建设助推改革、保驾民生、护航经济发展的新画卷。
解决民生需求 实现“神针”精准定位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自建区起,福田区一直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法治为引领,深度服务社会治理大局,不断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
福田在全国率先推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试点,通过不断摸索,逐步形成“1+N”改革框架,建立“诉前调解-诉讼立案-审判”诉调对接新机制,打造以“全流程信息化 共协同多元化”为核心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以更小成本就地化解更多矛盾纠纷。
2020年是人民调解“福田模式”诞生13周年。如今,这一模式早已走出福田,走出深圳,成为遍地开花的“深圳经验”,为全国各地的人民调解工作探索了可资借鉴的发展道路。
据了解,以福田法院为主导的诉调对接中心,集诉前调解、诉调对接、司法确认等多项功能为一体,借助科技力量,实现诉前调解全流程信息化管理,调解立案材料在线提交、在线审核、一键导入;当事人可在线自主选择调解员,平台通知调解员及时远程调解。调解成功的,即时在线司法确认;调解不成的,一键转诉讼立案。
与此同时,福田的人民调解工作还不断吸纳社会力量,面向社会定向招募48家特邀调解组织和516名调解员,首创爱心调解制度,吸纳了110名爱心调解员。此外,成立了含深圳各大医院的医疗纠纷调解咨询专家委员会,与社会组织、高校、行政机关共23家单位签署合作备忘录,积极推动解纷主体多元化、专业化,使社会资源成为司法行政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
法治福田的基层调解已深入街道、社区、家庭等社会“毛细血管”,32家在线司法工作室直通居民家门口、商圈门户,构筑了扎实、全面的矛盾化解、人民调解生态圈。
据马晓歌介绍,通过深化实施人民调解“福田模式”,福田区的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体系也在不断完善,辖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得到了有效提升,和谐福田、幸福福田已深入人心。
保障人民利益 筑牢“神针”强大根基
在福田街头有一个“赠书小哥”,是为了方便市民“把民法典请回家”的暖心设置。市民只需用手机扫码,便可领取免费的《民法典》纸质书籍,还可以根据需要获取《民法典》全文电子书,中小微民营企业通过法治体检自测系统对自身的法治状况进行免费体检……丰富多彩的贴心服务,让“小哥”成为福田居民眼中的网红。
让法治福田走进群众心里,与城区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此,福田还积极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公共法律服务品牌,切实保障人民利益,服务人民。
“比如,青少年普法‘新雨计划’、法律援助‘馨援计划’,以及社区矫正‘心泉计划’,都是我们民众特别喜爱的项目。”福田区司法局局长马晓歌表示,少年强则国强,长期以来,青少年校园法治教育普遍存在整体规划不足、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形式单调等问题,校园法治课多强调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偏重刑事犯罪处罚警示作用,而在培养学生国民权利义务意识、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和公共参与技能方面比较薄弱,普法教育与素质培养的结合有待深入。
2014年,福田区创新实施青少年普法“新雨计划”项目启动。在“新雨计划”成立之初,马晓歌曾表示:“希望我们的法治课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新雨甘霖一样,滋润青少年心田中的法治种子,让它破土成长!”如今,六年多过去了,“新雨计划”的甘霖早已浇灌和滋润了无数的莘莘学子。作为辖区青少年提供优质的普法产品,“新雨计划”的普法主体逐渐扩展为“法律专才+教育名师+家长义工”,累计开发了56门新颖的主题法治课程,参与志愿者超过4200余名,公益授课时间超过30000小时,普法课程延伸区域达28个省、248个县(区)、800余所中小学,累计授课32000余节。
同期,“馨援计划”和“心泉计划”也经过不断探索,有序实施,推出了“馨援在线管理系统”“主动抢单+大轮候”案件分配机制以及“同行评估评审体系”等全国领先的系列法援案件管理优化机制及“心泉”矫心计划,实现了惠及民生,保障人民利益的目标。
引导人民向善 彰显“神针”初心使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福田担负着新的历史使命。
日前,深圳市福田区委书记郑红波在谈到未来发展时,特别提到福田要从 “高质量发展高地 ”“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五个方面,担起“先行”“示范”“突破”“全局”之责,争取更多的改革试点和项目落户,打造更多精品和标杆项目,切实发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
法治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定海神针”。着力探索符合超大型城市中心城区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构建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打造最安全稳定、最公平正义、法治环境最好的中心城区,已成为新时期法治福田建设的主旋律。
对此,马晓歌表示,过去30年,福田一直秉承制度建设“有力度”、普法宣讲“有深度”、法律服务“有高度”、法律援助“有温度”的原则,深入推进各项法治建设工作。新时期、新使命、新征程,将围绕“双区”建设,服务全区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环中心公园活力城区等“三大引擎”,以构建科学规范的行政决策体制为牵引,以法治助力福田发展建设的思路举措,坚定不移、持续不断提供精准有力法治保障和有效法律服务,切实发挥律师、公证、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职能作用,整合多方资源加强矛盾纠纷化解,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引发广大人民群众向善而上,助力福田构建“首善之区”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新三十年再出发。
(来源:读创APP)
编辑 姚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