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管制俘获”理论的补充
邓新华
2020-12-22 08:39

所谓“管制俘获”,核心的意思是说,有些产业的从业者自己有对管制的需求,于是自己主动寻求、维护行政管制,被管制者和管制者形成利益共享的格局。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施蒂格勒在1971年发表的《经济管制理论》一文中指出:“经济管制理论的中心任务是解释谁是管制的收益者或受害者,政府管制采取什么形式和政府管制对资源分配的影响。”

根据施蒂格勒的思想,经济学界慢慢形成“管制俘获”理论。

所谓“管制俘获”,核心的意思是说,有些产业的从业者自己有对管制的需求,于是自己主动寻求、维护行政管制,被管制者和管制者形成利益共享的格局。

例如,在一些城市,出租车行业是高度管制的行业,出租车公司、司机本来是被管制者,但是,他们却变成管制的坚决支持者。他们坚决要求管制网约车,要求对网约车司机设置准入资格。

他们的动机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出租车公司为了获得经营牌照进入这个行业,已经付出一笔代价。有的城市的一辆出租车牌照,可以拍卖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按照平均利润规律,当前的出租车价格,已经包含了出租车公司收回牌照成本在里面。而如果不管制网约车,出租车价格会下降,或业务量会下降,那就意味着他们无法收回牌照成本。所以,他们会努力去说服有关部门,继续维持管制,不准或者限制网约车运营。而有关部门基于自身利益,也会答应他们的要求。

同样,出租车司机为了满足资格要求,也是要付出一定成本的。有些城市,出租车司机甚至要掏钱购买从业资格。如果网约车冲击他们的业务,他们也会受到损失。当然,出租车司机相对于出租车公司,损失又要小得多。他们付出得要少一点,同时船小好调头。

这里可以看到,出租车公司、出租车司机要求继续维持管制,确实符合他们的利益。当然,不符合消费者的利益。

他们的动机可以理解,但,他们的做法,会阻碍改革,使得管制难以消除。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有些人并不是基于自己的利益,也会要求维持管制,这是很多经济学者没有注意到的,算是“管制俘获”理论的另类例子。

最近,杨超越落户上海,遭到很多网友的强烈反对,就是一例。

这些网友认为,杨超越初中毕业,只是个没什么才艺的流量网红,不应该按“特殊人才”落户上海。

但是,这些网友没有意识到,户籍管制本身就是要改革的对象。

在户籍管制没有完全放开之前,任何人、以任何理由落户上海,其实都不应该反对。因为,不管是谁,先落户上海,都是推动户籍管制的熔化。无论杨超越是否“合格”,她落户上海,都没有损害任何人的利益。

按正常逻辑,这些网友应该为杨超越高兴,并呼吁,也尽快让自己落户,这样才是大家一起向前走,才符合他们的利益。但是,他们却做出了拉住别人不要往前走的举动,这是为什么?

因为,他们认为,如果有人突破管制,尤其是“不合格”的人突破管制,而自己还在受管制,这是“不公平”。他们受公平感的驱使,要求严加管制,以拉住别人。

这和出租车公司、司机要求维持出租车管制是不同的。出租车公司、司机要求维持管制,是因为那确实符合他们的利益。但,这些网友要求不准杨超越突破管制,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改革就是突破框框,突破不同的管制。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改革的过程中,总有人是先突破管制的,也总有人会努力拉住那些率先突破管制的人。

所以,管制不仅会造就一些人基于自身利益要求继续维持管制,还会影响人们的观念,让很多人觉得管制是“公平”的,于是他们基于错误的公平感,要求继续维持管制。

这需要经济学者更多地普及经济理性,让更多人懂得经济学的逻辑,他们才能看清自己的利益,变成改革的推动者。

实习编辑 黄嘉琳

(作者:邓新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