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对口帮扶河源214个村 其中65个村正靠种茶脱贫

读特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程学勇 文/图
2017-12-29 19:24
摘要

​12月29日上午,为期4天的2017河源茶文化博览会(以下简称“茶博会”)盛大开幕,首日就吸引了2万多人赏茶、喝茶、藏茶、玩茶,享受茶文化“大餐”。

12月29日上午,为期4天的2017河源茶文化博览会(以下简称“茶博会”)盛大开幕,首日就吸引了2万多人赏茶、喝茶、藏茶、玩茶,享受茶文化“大餐”。据悉,目前在深圳对口帮扶河源的214个贫困村中,有65个村把茶叶作为脱贫的主导产业,直接带动7450多户贫困户,走出了一条“靠茶吃茶,靠茶致富”的新路子。此次博览会也是深圳对口帮扶精准帮扶成果的一次展演。

河源出好茶。2017广东农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河源市茶叶种植面积8.5万亩,全省排名第三;茶叶产量近6000吨,全省排名第五,其中绿茶产量5000多吨,全省排名第二。

作为对口帮扶的产业项目之一,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国际”)投入235万元为东源县上莞镇新民村承包了82亩仙湖茶园,成立了东源县深国际仙湖茶叶专业合作社,采摘海拔约900米处的15年以上茶龄的仙湖茶青,聘请资深炒茶师按照传统工艺精心炒制,打造出了仙湖茶叶中的珍品——“仙湖玉露”。所产茶叶天然有机无污染,口感甘、香、醇、滑,长期饮用有益身体健康。合作社2017年共产茶1600斤,随着管理技术的提升,预计2018年将达到2500斤。

合作社产品销售所得收益主要分给贫困户,以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2017年9月7日,合作社按照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每人分红2000元,无劳动能力低保户每人分红1000元的标准,已对全村41户共12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234000元,获得上级扶贫部门、镇政府和广大村民的一致认可。

如今,仙湖茶山是全国名优绿茶产地之一,曾被评为“广东省名优茶示范基地”和“广东省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据了解,此次茶博会以“河源有好茶”为主题,以“一个平台秀好茶、十名专家评好茶、百名客家女送好茶、千图竞拍晒好茶、万众粉丝抢好茶”为内容,集中展现了东源仙湖茶、紫金红茶、紫金绿茶、龙川茗茶等一批本土品牌的风采。活动得到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河源市东江上游特色茶叶产业带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商务局、市农业局、市扶贫办的指导支持。

同期,活动组委或还从河源300多家茶企中选出获得“三品一标”或SC认证的55家茶企的产品,作为河源好茶。活动现场,还为紫金县承龙嶂龙王绿茶业有限公司等13家获得“广东省名牌”、“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的企业颁发了牌匾。

茶博会现场,主办方还举办了以“山茶深情”为主题的图片展,展示深圳对口帮扶河源贫困村发展茶产业的成果。

编辑 黄子芸

(作者:读特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程学勇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