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诺奖得主帕特里克•怀特《乘战车的人》由可以文化推出
特约撰稿 庄馨丽
2020-12-10 14:10

浙江文艺出版社于 2020 年 12 月推出澳大利亚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 · 怀特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乘战车的人》,"帕特里克 · 怀特作品"系列还包括《人树》《风暴眼》《树叶裙》《探险家沃斯》四部长篇小说。《乘战车的人》荣获澳大利亚最高文学奖"迈尔斯 • 富兰克林奖",并入选《理想藏书》英语文学书单前 50 名。故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风雨飘摇、千疮百孔的澳大利亚为社会背景,以赞那社——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私人宅第的兴衰存亡为主线,讲述四个被社会歧视、抛弃、忽略的边缘人的跌宕人生。

帕特里克 · 怀特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英语作家之一,因其"以融会了史诗风格和心理描写的叙事艺术,将一座新大陆引入文学地图",而于 1973 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怀特出生于英国伦敦,不满一岁时随父母回到澳大利亚悉尼。因自幼患有哮喘,多幽居独处。怀特在澳大利亚的农场度过了童年时光,1932 年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攻读法国与德国文学,读书期间出版了他的首部诗集《农夫与其他诗》。

他一生创作颇丰,出版有《人树》(1955)、《探险家沃斯》(1957)、《乘战车的人们》(1961)、《风暴眼》(1973)、《树叶裙》(1976)等长篇小说 12 部,中短篇小说集 3 部,此外还有剧作 8 部,以及诗歌、自传及未出版作品多种。他的作品笔触细腻、极富诗意,擅长在意识流及叙事之间自由切换,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准。怀特一生拒绝了无数文学奖项,也很少接受媒体采访。1990 年因病去世于悉尼的公寓。

《乘战车的人》开场时,曾经辉煌一时的赞那社老宅现今已摇摇欲坠。女主人黑尔小姐在宅第周围蔓生的灌木中徘徊。在这里,她遇到了逃离祖国的犹太教授和热爱自由的土著画家。他们三人都受惠于一位坚定善良的洗衣妇。四人背负着各自的苦难:家族由盛而衰的哀愁,大屠杀幸存者的负罪感,因遭受歧视而走向自毁的绝望,目睹亲人骤然逝去的惊骇。罪恶丛生的世界中,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他们,因都曾见过战车的幻象而联结在了一起,共同期盼着救赎的希望。

战车的具体形象和它所代表的究竟是什么,怀特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而是用书中四个主角对战车的独特理念和体验来让我们感知。怀特本人的镜像、艺术家杜博第一次接触到战车是在法国画家雷东的油画——《阿波罗的战车》中,之后又在这一印象之上叠加了《旧约 • 以西结书》中提到的火中战车的异象。怀特用文字、杜博用画笔将四人乘坐战车的景象描绘了下来,此时的战车,又可看作是一种创造性的爆发、艺术潜在的可能性。对希梅尔法布而言,战车是在古书中找到的智性之谜;对黑尔小姐来说,战车是生命终极奥秘的启示;对戈德博尔德太太来说,战车是应许与痛苦的结合。黑尔小姐和戈德博尔德太太出自本能地理解了人类的痛苦境况。希梅尔法布和杜博则是通过坎坷的人生学会了去理解他人的痛苦。这种认知,让他们看到自己在世界中的责任,并参与其中。结尾处,我们能感受到一种新的希望在生长。

怀特在战争期间曾被派往巴勒斯坦,在那里度过了一年。他在回忆录中提起那段岁月时说:"我四仰八叉躺在巴勒斯坦坚硬的土地上,躺在山坡上的卵石与那片橄榄树林落下来的果实中间,将要在我的小说中出现的犹太人原型中的某种东西正悄悄流入我的心头。希梅尔法布形成了最初的雏形。"怀特将这个模糊的形象与一个真实的犹太人本 · 许布希结合在了一起。《乘战车的人》献给了怀特的两个犹太友人,其中一个就是许布希。早年,怀特的处女作《欢乐谷》四处碰壁,无人问津,但美国编辑许布希慧眼识珠,出版了那本书。此后多年,一直到许布希逝世,怀特的书在美国的出版都交给了他。这段友情和相互间的信赖,让希梅尔法布这个形象特别真实,他的犹太人身份也有许多细节佐证。可以看到怀特对犹太文化有很深入的研究,也对这个民族充满了同情。小说中犹太人群体被送往集中营屠杀的场景,怀特虽然用了极为克制,乃至冷酷的语调叙述,但战争的残酷,面对死亡时个体的绝望和无助却会在读者的内心留下爆炸般的感触,比《辛德勒的名单》还要感人至深。

怀特真正开始动笔书写小说,则是在回到澳大利亚,买下了城堡山的小农场之后。虽然是回到祖国,但心理上,怀特又成了外乡人。城堡山的日子很沉闷,而澳大利亚的评论家对怀特的作品也大多是负面的。在巴勒斯坦积累的素材、在澳大利亚遭遇的强烈排外情绪,在悉尼犹太大教堂做礼拜时感受到的宽慰,所有这一切促使怀特开始了《乘战车的人》的写作。

怀特曾在写给许布希的信中说过:"我自己就一直是一个外来者:童年时身上的天赋不被认可;青年时又去了英国的公学上学,是一个外国人;回到澳大利亚后,则成了不被理解的艺术家。"也许因此,他的作品才总是氤氲着游走在社会主流之外的孤独感。他对自己笔下的角色都怀着深切的同情,但却又能用手术刀般的笔锋切割开他们内心的恶与平庸,人性的复杂被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乘战车的人》在许多意味上都是相当独特的作品。有评论家认为这是怀特最政治化的小说;有的则指出本书与汉娜 • 阿伦特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同年出版的,是最早的一批"大屠杀文学"作品;有的在书中看到了至今仍然是西方社会重大课题的种族和排外问题。当然,这部作品还是秉承着怀特一贯的写作理念——发现寻常背后的伟大、神秘和诗意。

除却丰富的社会性,《乘战车的人》在文学性上也保持了怀特一贯的高水准。著名作家科尔姆 · 托宾对《乘战车的人》的评价是"感情充沛,文笔优美。怀特的用词幽默,充满激情,就像诺兰和布莱克在画布上的笔触一样"。《卫报》也给出了极高的赞美:"这是一本很难给出评价的作品。它的那些可衡量的品质在那些不可衡量的价值面前不值一提,触不可及的感官体验使它成为一部杰作。它就如同珠穆朗玛峰,我们必须读它,‘因为它就在那里’。"

《乘战车的人》

[ 澳 ] 帕特里克 · 怀特 著

王培根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0 年 12 月

编辑 庄思嘉

(作者:特约撰稿 庄馨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