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 | 规范预付式消费正当其时

读特评论员 赵强
2020-12-01 23:52
摘要

预付卡给市民带来诸多便利和优惠,但商家降低服务标准、随意涨价、变相减少消费次数,甚至商家倒闭、“跑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日前,深圳市商务局表示,深圳市各相关部门正采取行动,规范预付式消费。

预付消费的商业模式之所以能够风行一时,背后其实有着言之成理、行之有效的商业逻辑。对于消费者来说,预付式消费可以减少现钞使用、结算便利,提升消费体验,通常还可以享受到一定的优惠,可谓一举多得。对于商家而言,预付消费的模式,一次性预收顾客的资金,不仅可以快速回笼资金,降低资金成本,还可以锁定、稳定客源,使未来经营有良好的预期。简而言之,预付消费的商业模式如果运行得好,是能够做到消费者与商家皆大欢喜,互利共赢的。

但是,商业风云多变幻,看上去很美的预付式消费,并没有因为其理想的商业模式消除了经营风险和消费风险。一方面,大量使用预付卡的商家多为中小微经济体,抗风险能力弱,一旦经营发生困难,办理预付卡时对消费者的承诺就难以完全兑现。另一方面,也不乏一些商家从一开始就居心不良,打消费者预付款的歪主意,“优惠促销”不过是大量揽客的噱头,收到消费者巨额预付金后,就在服务上打折扣,甚或卷钱跑路,一走了之。

无论哪种情况出现,受伤的都是消费者。预付消费领域出现的乱象,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深圳市消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12月,深圳市共收到预付式消费投诉1.9万多宗,同比增长105.38%,其中涉及经营者停业或跑路的投诉4720宗,占预付式消费投诉总量的26.67%。问题不少,形势严峻。有鉴于此,市人大代表提出了加强预付式消费商家管理,严把“准入关”的相关建议。敏锐而又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及时、准确且很有必要。在市人大代表的建议督促下,深圳市多部门联动,举一反三,采取了备案管理、资金存管、禁止捆绑推销贷款等不相关产品和服务、公开收费信息、规范服务合同等办法,这些有的放矢的有力举措,将对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预付消费健康发展,发挥预警、防范和化解风险的积极作用,让消费者更安心,同时促进预付消费在法治轨道上健康有序发展。

见习编辑 连博

(作者:读特评论员 赵强)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