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怎样预防

记者胡浩
2016-02-10 20:48
摘要

患者,男性,34岁,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人,发病前有委内瑞拉旅行史。后于2月2日从委内瑞拉出发,途经我国香港特区、广东省深圳市,于5日抵达江西省赣州市赣县

原标题: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国家卫生计生委9日通报,我国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据通报,这例患者,男性,34岁,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人,为广东省东莞市某公司工作人员,发病前有委内瑞拉旅行史。患者于1月28日在委内瑞拉出现发热伴头晕、头痛症状,曾在当地医院接受门诊治疗,后于2月2日从委内瑞拉出发,途经我国香港特区、广东省深圳市,于5日抵达江西省赣州市赣县,6日收入赣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接受隔离治疗。9日,国家卫计委组织的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复核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我国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目前,患者仍在赣县人民医院接受隔离治疗,体温正常、皮疹消退,病情已明显好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江西省卫生计生部门分别组织专家对输入病例带来的传播风险进行了评估。专家们认为,寨卡病毒病属于蚊媒传播疾病,主要是通过伊蚊叮咬感染;江西省不属于伊蚊主要分布地区,目前正值冬末春初,尚未发现蚊媒活动,广东省近期气温较低,尚未进入伊蚊活跃期。因此,此次输入病例引发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极低。

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正指导江西、广东等省份卫生计生委按照相关诊疗方案和防控要求,落实各项防治措施,严防疫情传播扩散。

该病例有关情况已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我国香港特区等通报。

专家提示,公众如近期到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国家和地区旅行,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一旦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务人员相关旅行史。

相关资料:

深圳口岸从2月初开始就加强对境外寨卡病毒疫情的防控,进出境旅客需要特别注意相关防护和申报事项。

特别提醒

● 计划怀孕或已怀孕的女士如非必要建议避免前往南美等寨卡病毒流行国家及地区;

●  如出行到有寨卡病毒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应留意当地寨卡病毒流行情况并做好个人防蚊措施;

●  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和肌肉或关节疼等症状,在入境时应主动向检验检疫人员申报,并详细告知旅行史,以便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

寨卡病毒是什么?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并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其症状与登革热症状相似,主要为发烧、皮疹、结膜炎、肌肉或关节疼痛和疲惫,因其可透过胎盘屏障,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症而备受关注。

QQ图片20160210124034

 

据世界卫生组织通报,截至1月31日,该疫情已出现在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和太平洋地区,累计受感染的国家上升至33个。其中,美国、中国台湾、英国等均在1月下旬出现疫情。世卫组织警告称,该病毒或将蔓延到除智利和加拿大外的美洲几乎所有国家。2月1日,世卫组织宣布寨卡病毒为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寨卡病毒目前无法治愈

需防止蚊虫叮咬

寨卡病毒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目前还没有针对这一疾病的治愈办法或者疫苗。

防治感染的最佳途径就是防止蚊子叮咬,重要的是将水桶、花盆等可能蓄水的容器排空,从而消除蚊虫孳生地。

新生儿小头症密集出现

世卫称与寨卡有关

据巴西卫生部通报,截至1月底,巴西新生儿小头症疑似病例已超过4000例。巴西卫生部部长表示,巴西的寨卡病毒疫情比想象中严重,因为80%的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

 

来源:新华社、中新网、央视新闻

编辑:巴人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