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满堂看花眼!“土司遗珍——四川平武明代土司家族文物精品展”深博开幕

读特记者 刘莎莎/文 齐洁爽/图
2020-11-29 21:51
摘要

11月27日,深圳博物馆联合四川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举办的“土司遗珍——四川平武明代土司家族文物精品展”,在位于市民中心东翼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开幕。

年末,深圳博物馆又有大展。1127日,深圳博物馆联合四川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绵阳市博物馆、平武报恩寺博物馆举办的土司遗珍——四川平武明代土司家族文物精品展,在位于市民中心东翼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开幕,展览将持续至2021328日。期间,市民可免费参观。

随着秦汉以来大一统思想和夷夏观念的形成,如何处理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成为历代王朝的难题。13世纪起,中央政权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委任当地首领担任土司,世袭而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有效维护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中国土司遗址2015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土司文化由此受到世界广泛关注。土司遗址完整见证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策从唐宋时期的羁縻之治到元明时期土司制度再到清代大规模改土归流的变迁,见证了古代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对西南多民族地区独特的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管理智慧。

平武土司的特殊之处,在于由以王、薛两家族为主的客籍汉族担任土司。从南宋末年扬州府兴化县进士王行俭入龙州任判官开始,平武土司开始了长达近八百年的统治,是我国历史上承袭时间最长的汉族土司之一,创造了独特的土司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土司遗存。

本次展览分以享以祀事亡如存”“金昭玉粹雍容华美两个部分,主要展出平武明代土司王玺家族墓与薛继贤夫妇墓出土的精品文物共243件(组),包括石刻、金银、玉石与陶瓷等各类遗物。系统展现了平武明代土司的社会生活与文化信仰,由此亦可一窥西南土司文化特色,从而了解中国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

开幕当日,就有不少市民前来观展。尤其是土司家族的金器,格外引人注目。其中,不乏精美的头饰、腰带、耳环、戒指、手镯等……穿越时光,依旧闪闪发光。90后观众张小姐表示,土司家族的首饰太美了,雕工美轮美奂,细节之处尤其精彩。据悉,部分头饰遗失了宝石,可以想见当年土司家族贵妇的华贵。金器之外,观众们还表示,这次展览的观赏性、艺术性很高,比如第一单元以享以祀事亡如存展出的石刻,有不少彩绘,用色夸张、大胆、现代,即便今人见了,也一点不觉得落后、过时。

配合本次展览,深圳博物馆即将推出一系列教育活动。市民观众可通过深圳博物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新浪微博关注活动动向。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刘莎莎/文 齐洁爽/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